57书屋

第115章 判断和作业的目的 (2/2)

已经持续了数个月、乃至于半年以上——这更是一个非常不妙的信号,也是因此让我开始以【抑郁】为方向向下去探索。”

    “随后我就剖析出了更多:社交焦虑、不配得感、可能还有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些我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但也都是不能忽视的。”

    “而最重要的是——”

    南祝仁的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认知。”

    认知不良的人,就好像在医学和运动上先天体弱、亦或者其他异常体态的人,会远比其他的“标准人”更容易受伤。

    “就算勉强把现在的学业问题解决了,之后她也可能因为其他更多的原因而重返咨询室。”南祝仁道。

    “所以,她需要后续的咨询干预,来改变她的认知。”

    这种观点就是心理学四大主流学派中【认知主义】学派的观点,同时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

    ……

    夏天看着南祝仁眼神中开始带着星星。

    中心负责老师稳了稳情绪,南祝仁的话对他的冲击很大。

    他不由自主地开始以学习的方式开始思考,开始往下顺。

    几个呼吸之后,艰难道:“那你给这个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因为什么?”

    南祝仁解释:“我在咨询的时候没有和她谈起任何和【抑郁】相关的字眼。和她说起相关话题的时候,也都是用‘沮丧’、‘不适’这些字眼来替换,避免她开始做【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预言”,则是指对自己的某种指向未来的期望,比如“这次考试很难,我一定没法通过”。

    这种现象在【抑郁】领域很常见:当某些来访者坚信自己抑郁的时候,他的想法、行为等等,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抑郁症患者该有的方向靠拢,开始主动断社交、主观变得疲惫,从而让不抑郁的人变抑郁,轻抑郁的人变重抑郁。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内部从业人员对很多东西进行知识产权管控的原因,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谁知道内部资料被外人看了之后会出什么问题。

    也是因为【自证预言】,在心理疾病病症的相关评估诊断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都会遵循轻量化的原则,把【重度抑郁】说成【中度抑郁】,把【中度抑郁】说成【轻度抑郁】,以此类推。

    “她现在的情况大概在【轻度抑郁】的范畴内,自身还具备一定的力量感,对外界的期待还没完全丧失,这是好事。”

    “之前她因为对学业的焦虑而暂停了对外界的探索,而我的做法是期望以我的‘作业’来代替她的‘学业’,以此减轻她的焦虑感,然后让她有目的性地把目光转向外界,而不是再关注自己的问题。”

    南祝仁叹了一口气:“如果她能够就此发生转变,消除掉抑郁心境,那最好;如果不行的话,最起码我们之间对‘下一次咨询’的约定也可以作为一种期待,成为她生活向上的一个锚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我的女友来自未来!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杀怪爆属性,伤害999999亿 我的赶山日常,开局遇到狐狸娶亲 王东 华娱:从黑皮体育生开始 我有一柄摄魂幡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捞尸人
相关推荐: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我的赶山日常,开局遇到狐狸娶亲 华娱:从黑皮体育生开始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换专业考研后,师姐们跪求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