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 (1/2)
两天后的深夜,前沿观察哨传来密报:袁军大将张勋所部驻守的侧翼营寨前方,悄然升起了三盏微弱却清晰的红灯!
消息传入中军大帐,吕布抚掌大笑:“大事成矣!”夏侯墩目瞪口呆,半晌无语。程昱则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吕布的目光中,忌惮已然达到了顶点,甚至隐隐夹杂着一丝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敬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古人所言,不外如是!主公啊主公,您面对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怪物?!
张勋的动摇,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吕布强大的政治、军事和心理多重压力下,袁术集团内部的裂痕,正以无可挽回的速度,急剧扩大。平定淮南的关键一战,已然露出了胜利的曙光。
张勋营寨前那三盏红灯,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吕布军中压抑已久的战意。策反成功的消息在高层将领中有限度地传开,所有人都明白,总攻的时机,到了!
然而,吕子乔接下来的举动,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让憋着一股劲、准备跟随主公如往日般摧城拔寨、斩将擎旗的夏侯惇,大跌眼镜。
没有热血沸腾的战前动员,没有一马当先的冲锋号令。中军大帐内,吕布平静得如同要去郊游。他面前摊开着一张极其详尽的淮南地区舆图,上面不仅标注了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更有各条道路的宽度、土质,甚至沿途水源、可供扎营的地点都清晰可见。这自然是“听风阁”数月来辛勤工作的成果。
“传令:卯时造饭,辰时初刻,全军开拔。”吕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不容置疑。“兵分三路,呈品字形推进,相互策应,间距不得超过二十里。”
他开始下达一连串精细到让人咋舌的命令:“高顺!”
“末将在!”高顺踏前一步,甲叶铿锵。他身后的夏侯惇微微挑眉,准备聆听先锋的突击任务。
“你率‘修罗营’及五千精锐步卒,为左路前驱。行军路线沿泗水东岸,经蕲县,直插下邳侧翼。每日行军不得超过六十里,正午必须休整一个时辰。遇小股敌军骚扰,驱散即可,不得恋战。你的任务,是保持阵型,按时抵达指定位置,明白吗?”吕布的手指在舆图上划过一条清晰的弧线。
高顺没有丝毫犹豫,沉声道:“诺!末将领命!”他已然习惯了主公这种看似“保守”,实则蕴含着某种他尚未完全理解的精妙计算的指挥风格。主公用兵,愈发深邃。不急不躁,步步为营,如同织网,看来是要将袁术军彻底困死。
夏侯惇却听得眉头紧锁。每日行军六十里?遇敌不追?这还是那个传闻中动辄千里奔袭、嗜战如命的吕布吗?这简直是……龟速推进!他忍不住插言:“将军!兵贵神速!如今张勋已降,正该趁敌慌乱,一鼓作气,直捣寿春!如此缓慢进军,岂不给袁术喘息之机?”
吕布抬眼看了看夏侯惇,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反而带着一丝“你终于问了”的了然。他放下手中的指挥棒,耐心解释道:“夏侯将军,袁术虽失张勋一臂,然纪灵等部尚在,寿春城坚粮足,若我军冒进,孤军深入,一旦受阻,粮道被断,则危矣。我分三路并进,稳扎稳打,看似慢,实则每一步都踩在实处。左路高顺逼向下邳,切断寿春东北屏障;右路文远沿淮水南下,威胁寿春东南;我自领中军,正面压上。三路如同三把铁钳,缓缓合拢,让袁术首尾不能相顾,左右难以支援,其恐慌日增,内部生变的可能性才更大。此乃‘结硬寨,打呆仗’,不求奇险,但求必胜。”闪电战?那是要有绝对制空权和机械化部队的好吧!现在这条件,盲目追求速度,后勤跟不上,士卒疲惫,才是取死之道。稳扎稳打,发挥综合实力优势,才是王道。老曹以后不也这么玩么?哥这叫提前给他打个样!
夏侯惇张了张嘴,还想反驳,却发现吕布的安排确实无懈可击,甚至隐隐契合了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道理,只是这“正”也太过扎实,扎实得让人憋闷。他闷哼一声,不再言语,心中却打定主意,要好好看看吕布这“结硬寨”能打出什么名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