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final chapter (6/10)
p; 那一刻,方咛承认自己动容了。
他们都是父权的受害人,她已经解脱,他却还要接受全社会和律法的审判。
她的心被牵动着,时刻关注着黎氏一切的新闻,一点点看着他的律师是如何巧舌如簧地为他的舆论翻盘,律师出示了他母亲的家族精神病史,将他在民众的形象,从一个无恶不作的大资本家,变成了一个童年不幸的可怜病人,并表示黎雅博到目前为止所犯下的一切罪,也是有不可抗力缘由的。
但方咛知道,黎雅博根本没病,即使坐在被告席上,面对千夫所指,他优雅坦然到无耻之境,利用能利用的一切为自己脱罪,甚至是自己已经死去的母亲。
他在媒体的镜头前,为自己这些年给全社会带来了的负面影响想民众道歉,可从他的眼睛里,方咛看不到丝毫忏悔。
他的首席律师在休庭后更是提出了一条很有趣的观点。
“钱不贪多,权不嫌少,有钱的就想要权,有权的也想要钱,贪婪是人类的本质,如果有朝一日,把全世界的有钱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大可以问问这些大富豪、大企业家们,有几个人敢保证自己赚的钱是完全干净的?”
没人能肯定的回答。
也没人能保证,倘若自己也身在极致的钱权阶级中,又是否会护得住良心,毕竟有钱有权,良心算得了什么。
这些年黎雅博交的税,他对大陆无可否认的经济贡献,成千上万的贫困儿童因为他的捐助有饭吃、有学上,他母亲的家族精神病史,他不幸的童年,在媒体和民众的目光下,在终审的法庭上,还是为他争取到了不不少人情票。
他的律师团确实精英优秀,七年的监禁,已经是律法对他最大的宽恕。
五年前,这位罪名昭昭的大企业家提前结束监禁生活,彻底退出黎氏,出境移民海外。
彼时方咛已经将地球走了一遍,最终决定定居加拿大,因为这里常年下雪,一到冬天,整个城市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她从小在江南长大,在中国的南方生活了小半辈子,这次她想定居在一个经常下雪的城市。
当她决定买下蒙特利尔岛上的一幢僻静别墅,即将和房东夫妇签订契约时,房东夫妇说有一位华人先生愿意出更高价买下这幢别墅。
房东夫妇给了她一个联系方式,说那位先生其实也不愿夺人所好,如果两人可以见上一面聊一聊,也许他愿意把这幢别墅让出来。
房东夫妇说那位先生看上去很绅士,也很好说话,而且你们都是华人,就算最后聊不到一起,也可以交个朋友,彼此在异国他乡,有个照应也好。
直觉告诉方咛,这位先生对她这位同胞并不友好,不然不会直接高价截断她的交易,方咛直接拒绝了,而当她准备离开蒙特利尔时,那位先生却主动找上了门。
熟悉的面庞一如既往,还是那么斯文又可恨,方咛的第一反应是逃,可接着,她又想,还能逃到哪里去?
方咛任由男人失而复得地将她紧紧拥在怀里。
“加拿大太远了。”男人在她耳边说,“去一个离我近一点的城市吧。”
麻雀终于飞出坚固的金笼,天真地以为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可事实上,只不过是因为笼外的人在最后一刻,拿出钥匙为它打开了笼子,亲自放飞了它。
现在拿着钥匙的人又找到了它,不过五年,他一自由,便迫不及待地重新用笼子又套住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