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188惯性思维 (3/5)

时代的束缚。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其实就算是到了后世,虽然自由恋爱很普遍的,但是影响婚姻的诸如门当户对这样的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很多人嘴上不承认,但是内心里其实还是认同的。

    老爹在信里并没有名言是哪家,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对方似乎是很有背景的家族。

    魏广德仔细看了两遍,这才重新把书信折好放回信封,寻思着该怎么回信。

    算了,还是先把之前想要做的事儿做完再说。

    魏广德把书信放进箱子里收好,里面已经静静躺着家里来的两封信件了,自己却只回复了一封。

    晚上,魏广德躺在床上,寻思着接下来该怎么做。

    朝廷明旨停止了朝贡贸易,但是显然生意又恢复了,而且朝廷也知道赚钱了,还想要赚更多的钱满足朝廷的用度,所以才想要增加丝绸产量。

    浙江一地,把大量田地用于种桑养蚕,增加原材料供应,织造更多的丝绸出来。

    回头要查查大明朝现在每年的丝绸产量才好,魏广德想到。

    想到就要做,第二天魏广德到了翰林院后,又在藏书阁找到历年织造的数据,了解这个时期官方统计的纺织数据。

    魏广德平日里也做衣服,不过他偏爱松江大绒面料,那东西也是这个时代最昂贵的纺织品面料,一匹布十丈,也就是一百尺,在九江那边市场价高达86两银子。

    丝绸和绫罗价格也不便宜,但是丝绸的话,每尺价格还便宜些。

    丝绸不像棉布可以织很长,一般一匹丝绸也就三丈,大约三十尺,市场价格在6两银子。

    魏广德是有点看不懂,后世棉布比丝绸便宜多了,可是在大明朝,和后世明显反着来的,棉布更贵。

    找到资料,魏广德就在自己公房里慢慢翻看起来,不看不知道,大明朝纺织中心还真不少,南北都有。

    不仅江南苏州、常州、镇江、湖州、杭州、南京的丝织业一直非常兴旺,连北方的京都北京、涿州、太原以及西南成都的丝织业也相当昌盛。

    在魏广德原来的印象里,诉讼那边应该是最多的,现实也是,只不过其他地方的纺织工坊也不少,而且规模也不小。

    官方的纺织机构就有“两京染局”,分设北京和南京的内织染局、南京礼帛堂、苏州织染局和杭州织染局。

    这几处官府纺织工坊雇工人数魏广德也知道了,就有六千多人,这并不包括民间私人的工坊。

    官方统计仅嘉靖三十四年全国的缎、布产量高达二百多万匹,这还不包括农家自己织的布,都是各大工坊上报的产量,因为明朝是要对这些布匹生产课税的。

    按照现在三十税一的标准,官府收了八万匹缎、布,至于官造则是大多供应内廷使用和外廷的薪俸发放。

    不清楚每年到底有多少纺织品被卖到外洋,魏广德也不好说什么,但是显然整个大明的纺织工业还是很强大的,纺织工坊的场主都特么有钱。

    现在朝堂上讨论在浙江改稻种桑,那自然是要增加生丝产量,为绸缎工坊更大的扩产做准备,由此可见外洋夷人偏爱的是大明朝的丝绸,而对棉布兴趣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养阴骨,嫁蛇仙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我的谍战岁月 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 资本家小姐随母改嫁,被继兄宠疯 娇气夫妻在七零 女扮男装后我混成男主头号小弟 官场滔天:从女领导司机开始! 别人航海,我种田 仙界小师叔
相关推荐:
养阴骨,嫁蛇仙 资本家小姐随母改嫁,被继兄宠疯 女扮男装后我混成男主头号小弟 别人航海,我种田 仙界小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