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我的外公 (3/4)

也不曾因此生病。

    院子后面是堂屋,堂屋有三间房,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室。而在堂屋之后是一块小菜园,我对那小菜园也很感兴趣,仿佛眼前地里长的蔬菜和菜市场买的不一样。可惜我每次去时,都不是小菜园收获的季节,只能看看风景就走。

    小菜园后面连着几乎望不到尽头的水稻田,若是起风,水稻就会随风摇曳,立时响起悦耳的沙沙声,似乎还能让人闻到水稻的香气。蓝天白云,笼盖着田野,视线尽头才会隐约出现远处村庄,红砖碧瓦,自烟囱里飘出袅袅烟火。

    我对老宅的记忆是如此深刻,虽然它十几年前就不在了。

    老宅的前屋倒了,听说是在一个雨夜,悄无声息,轰然倒塌。

    所幸在此之前,外奶家门前空地上已经盖上了农村特色的自建小三层。倒也没人受伤,等我再去时,剩余的老宅已经被彻底推平,全家都搬进了坚实舒适的小三层。

    之后的十几年,我依然每年都要去乡下至少一两回,可对在小三层里的记忆,我却是模糊不清的。分明每年都去了,又好像每年都没去,只留下一片朦胧的空白。

    后来小三层后面也围了一层院子,院子后屋是厨房,差不多是当年老宅前屋的位置。前屋倒了,也算是重建了,包括那灶台。可新灶台我怎么看都别扭,总感觉很丑,灶台不该长这样。

    写到这儿,似乎离题太远了,分明是要写外爹,却洋洋洒洒介绍了他的家以及作者本人的童年经历。

    可我对外爹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对他的印象,连“碎片化”都算不上。

    只记得外爹的一只手没有小拇指,据说是因为年轻时得了“骨炎”,小拇指疼痛难忍,便锯掉了。

    听说外爹年轻时做过大队会计,两袖清风,退休时只得了一个算盘,我小时候还捣鼓过那算盘,只是不曾知道来历。最后一次见它,是外爹下葬那天,舅舅们将那布满灰尘的算盘随着外爹的棺材一起埋进了坟里。

    母亲跟我说过,外爹懂很多民间故事、稗史传说。在母亲他们小时候,经常会讲给他们听。虽然我没有听外爹说过故事,但这事也有迹可循,因为外爹总是在看古装片,如隋唐之类,还会自顾自啧啧。

    表哥和表妹说外爹喜欢写字,而且写得很漂亮,可惜我并未见过他写字。不过我相信他确实多才多艺,我见过他做手工艺品,比如编竹篮竹席什么的。去年最后一次去看望他,他笑着坐在家门,用不知道什么品种的草穗给大舅家扎笤帚。我接过试了试,还挺好用。

    表哥和表妹还告知我,外爹跟他们说,自己年轻时见过教员。这几天我问外奶,外奶却说外爹没见过,不过倒是一直想去BJ看看他。可惜年纪大了,始终未能成行。想来,外爹只是在孙子孙女面前吹了个小牛。

    以上,差不多就是外爹在我记忆中的全部。勉强挤出了三五百字,就算再想写,也实在写不出什么。

    这固然有相处时间过少、年龄上存在代沟等因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外爹过于沉默。

    外爹是典型的中国男性老农民,平日沉默寡言,跟人聊天也总是附和或感叹,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知他在旁人面前的形象,至少就我所见正是如此。

    这似乎是很多传统老年男性的缩影,男人越老就越是安静和沉默。乃至于每次去乡下都叫做“去外奶家”,而非“去外爹家”。

    外爹的存在感是如此的淡薄,我与他也算不上很亲近,以至于当他去世之后,我想要为他大哭一场都觉得突兀。

    只是在回忆起乡下老宅时,我突然会想起,院子里那棵梨树似乎是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白蛇:从截胡许仙开始 凡人:我有一个随身世界 绝世风流神医 末日降临:从修仙界回来后无敌了 我个亏二代,搞点黑科技很合理吧 诡秘:幸运儿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我老板总想诱惑我 怪物们说祂们爱我 死刑时,我自曝盗掘皇陵拖延时间
相关推荐:
凡人:我有一个随身世界 奥特:我靠模拟成就至高 公主殿下嫁到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甄嬛传之我成了华妃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