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富贵的后续 (2/3)
保持上涨,这个趋势会持续到80年末。在个这个时间内,农村的建材市场都是蓝海。
“支书,我觉得我们应该选第二种,第一种那每年能得多少钱,选了第二种就不一样,你看我们村今年有多少人建房子,少说都有二十家了吧。”
“确实,照你这么说,我们公社有7个大队,每个大队基本都要五六万的砖,每年可以出售35万砖……。”
还没有接手砖厂,张大牛就开始计算收益。
“张支书,你现在要做的是和公社定下运营方式,还有定好公社能给我们分多少的煤炭,话说我们县不是产煤大县吗?能不能给我们多批一点煤。”
现在制约大队砖厂扩大生产的有两点,一点是燃料,另一点是水源。
陕北是产煤大县,燃料好解决难解决的是水源问题。
胜利大队位于无定河南岸,胜利大队离河边最近的距离有二十多里,路还都是山路,运一趟水少说要花四五个小时,路上还要撒一半。
有可能的话在村子里多挖几口井。
“好的,我先去确定找公社确定砖厂的经营方式,再去找公社多要点福利,上交了两万块,给辆自行车就想打发,那不可能。”
“村长不如让公社给我们挖几口井。”
听到挖井,张大牛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有些不忍,狠吸了两口烟杆之后,队长才开口。
“周凌啊,挖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新井挖了两年,在里面填了两条人命才出了水。不是嘴巴一张就能挖到水。”
黄土高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土层深厚,想要挖到地下水十分的困难。
张大牛回想起当年打新井的时候,请了上年纪的老挖井人,定下了五个点,第一个点是老塘那边,挖了二十米遇到了岩石,花了一个多月,想着其他点还比较多,就去新的点挖。
第二个点挖了四十米,花了三个多月,没有挖到半点水,挖井人也不敢挖了。
第三个点,挖了八十米,耗时一年,有两个队员作业的时候缺氧而死。
第四个点,挖了四十米,挖了六个月才挖出水来。
挖井对黄土地上的人有特别的意义,井是可以用来传世的,有井就有财富。
“但是大队现在需要大量用水,砖厂想要做大,少不了要用水来制作泥胚,除非是不扩大生产。”
“行吧,我去和公社领导讨论一下,多挖点井也可以,有井才有水,有水才有人。”
张大牛离开之后周凌打开了系统。
【时代点:735点】
【任务:媳妇的关心】
最近他的大部分任务都做完了,现在只有一个媳妇的关心还挂在上面,虽然每天都有陪媳妇练军体拳,但是媳妇一直都不同意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看来自己要主动去寻找要做的任务。
晚上和张大牛聊天的时候自己虽然引导了张大牛请求自己的意思,但是没有生成任务。
张大牛身上还有一个系列任务还没有做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