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第三十五章 密谋 (3/5)
属下不曾看清。”
侍中?内朝?
何进哑然,这一局,连内朝那些天子近臣都慌了么?
此时的他意气风发,哪里还在乎背后疾驰而去的到底是谁?
何进的车驾沿着苍龙道,过苍龙阙,苍龙阙前,越骑校尉何苗早已好整以暇。
何苗身边跟着二十名宫廷近卫,将大道横向截住,大道中间跪着一人,赫然便是马元义的师弟——唐周!
车驾渐缓,到唐周身前停住。
唐周望着那车驾到自己身前,勉力抬头望去,四匹马居高临下,在他身前已是难以逾越的高度。
他望着道中跪拜的青衫文士,忽然想起三日前廷尉呈上的血书——那个叫马元义的逆贼在诏狱受尽酷刑,指甲缝里抠出来的“甲子“二字竟是用人血写成。
“兄长明鉴,此乃太平道在司隶的暗桩名录。”何苗捧上的素帛还带着体温,二十八个人名里赫然列着朝内名臣。
何进指尖拂过“马元义”二字时,忽见那跪着的文士抬头,眼中竟闪着一丝寒光。
他望着唐周身上沾的槐花,恍惚又见三日前细雨中的东方寓,那个安如磐石的太平道神上使。
“速速入宫!”何进的断喝惊散暮鸦。二十名近卫翻身上马的声响里,杂夹着宫墙内传来熟悉的杖击声——那是张让在杖责办事不利的小黄门。
暮鼓恰在此时震响。
唐周跟着何进车驾走向南宫的脚步突然踉跄,怀中的《太平经》滑落半寸,露出扉页斑驳的血色符咒。他望着宫道上渐次亮起的朱雀灯,低头不语。
是福,还是祸?
他此时再想,已经来不及了。除夕大典之后,他就已经明白马元义成不了事,那日眼见得马元义抱了必死之心,他却不敢,他习惯了钱权在握的感觉,每日与他交往的都是高门大户,帝都繁华在他眼里早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当他决定向河南尹何进告密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死送了出去。
“吁——”
车夫的马鞭凌空打响,疾驰的马车在驰道上骤然停住,整座马车被巨大的惯性推出了丈远,方才停下。
未及车夫说什么,内中的刘和一身朝服从马车里一跃而下,急急忙忙往太常府内奔去。
门前的侍卫连阻拦通报都未来得及,刘和已然冲了进去。侍卫们彼此看看,皆是心中诧异:“这位朝中新贵从未如此失态过,莫非出了什么大事?”
一旁的什长看了交头接耳的卫士,皱着眉叫道:“刘公是你们可以议论的么?做好你们的本分!”
官大一级压死人,一众卫兵不再多嘴,只是脑子里却都明白,这位当朝新贵、皇室宗亲,一贯和太常寺常来常往惯了的刘侍中,今日极不寻常。
******************************************************************************************************************************************************************************************************
什么都还不知道的孙原,此刻正舒坦,已是亲自下厨,备了一桌饭食。
难得看见他亲自动手,张承和臧洪正好借着机会不走了。
望着他俩摩拳擦掌的样子,孙原不禁皱起了眉头:“我觉得你俩这副模样,不像是大汉的官员。好歹也是太学出身,能否矜持一些?”
二人满不在乎道:“当初在药神谷时,刘侍中尚无所谓,如今随公子下得庖厨也不算什么。”
此刻孙原已退了紫衣,内袍贴身修长,将他周身勒得愈发清瘦,臧洪望着他上下一打量,道:“平素里瞧不出来,如今倒是觉得公子确实有些太瘦了。”
孙原轻轻摇了摇头,淡淡的语气仿佛一缕清风,带着一丝不屑:“我一贯如此,只是吃得少。”这话虽然平淡,但说出口的同时,他的动作却从未停下。话音未落,手中的漆盘已经稳稳端起,那一块腌制已久的鹿腿肉在火光映照下散发出诱人的咸香,空气中弥漫着腌制与炙烤交织的味道。即便是这样平常的一句语调,也无法掩饰他那迅速、精准的动作,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流畅而自然。
太常府的庖厨一向简洁,却精致至极,原本只是为来京官员与诸侯王准备膳食的地方,如今虽只剩下两位太守、一位都尉,庖厨中的食材却依旧充盈。整个厨房内弥漫着香料与火候相交织的气息,悠扬的蒸汽轻轻弥漫,空气中飘荡着烤肉与炖汤的香气。那块鹿腿肉历经长时间腌制,肉质紧实,带着深浓的咸香,仿佛一块古老的瑰宝,耐人细细琢磨。而这鹿肉与熊掌相比,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