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范府往事 (2/3)
>范林十八岁时,林掌柜与其夫人先后离世,皆是由此后遗症所致。
世事无常难料,在范林二十二岁时,林家千金也病逝西去。
范禹、范林二人痛不欲生,本是完美的一个家就此只剩下父子两人整日魂不守舍。
人情的温暖,似乎永远敌不过天道的无情。
直到有一天,范林发现范禹的一头黑发已白了一半。
他忽然明白他引以为豪的父亲已老了,也累了。
他决定振作自己,他若是继续沉浸于悲痛,他便会失去他最后的亲人。
当晚,范林开了一坛好酒,与范禹久违地父子对饮。
他们不停地喝着酒,也不停地说着话。
范林一会儿说到幼时在学堂里听到的趣闻,一会儿又笑说哪几位富家好友的妹子相中了自己。
范禹也笑谈自己当年与妻子的相识与花前月下。
这一夜,范林发现父亲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微微少了一些。
范林喝到微醉之时,范禹说道要去灵堂与妻子喝一杯,让范林早些回房休息。
范林回房坐了一盏茶的时间,想到父亲方才已有醉意,担心醉倒在灵堂中,便忍不住想去灵堂看一看父亲。
范禹没有醉倒,他依然在不停地喝着酒,也不停地说着话。
他几乎是悲哭一声,再说一句话。
范禹似已真的醉了,他不停对着岳父岳母的灵位道歉,面向他夫人的灵位时,他似乎悲愤难当,居然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
他只是不停地喝着酒,不停说着自己的罪孽。
原来自当年被逐出阙城之后,范禹便立誓要扬眉吐气地回去。
他为此四处求学,学到多位医道名家之长,又自学经商,倒卖药材。
皇天虽不负有心人,却难改变一个人的人心。
当年林掌柜对范禹的羞辱,早已深深刻在他的心里,他决心要以一个更光辉的形象回到阙城。
于是,阙城就发生了当年那场灾病。
范禹终于成功了,他终于以一个伟大的身份回到了阙城,但他也付出了家人的生命——一切皆是因为一个人的虚荣心与自卑。
他失声痛哭,若不是因为他,恐怕林家三人并不会早早过世。
门外的范林瞠目结舌,完全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父亲。
那一刻,父亲那光辉伟岸的形象已在他心中崩塌殆尽。
他冲进灵堂,厉声呵责他本来最敬爱的父亲,父子的关系也当场决裂。
眼见事情败露,范禹羞愧难当,当场服毒自尽。
这一刻,范林已再流不出一滴眼泪,这个完美的家已只剩下他一个人,一个偌大的范府也只是飘荡着无尽的寒冷与空虚。
范林离开了家,终日流连于勾栏与酒楼,若是银子用尽,他便露宿街头。
他不愿再回家,范府已不是他的家,那里也没有他的家人,有的只是悲痛的回忆。
成日流浪在外,范林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不再是那个才高八斗的才子,也不再是那个范府的医道骄子,他昔日的好友也一一离他而去——每当他上门想要借一点酒钱时,换得的只是昔日好友的无情嘲讽。
在一个雪夜,范林冻倒在路旁,他自嘲上天终于要终于要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了。
就在他已忍不住要合上眼时,他感到嘴里被塞入了一块热物。
他又重新睁开眼,却发现两个与他差不多脏的乞丐蹲在身前,手里还拿着一大块狗肉。
范林这才嚼出了口中的狗肉味儿。
“你是范公子。”
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乞丐说道。
范林如同一只中箭的鹿,转身就想逃走,但他此时实在太虚弱了,只是转个身的力已让他摔倒在地。
“你认错了人。”
范林如此答道。
那年长乞丐道:“我不会认错的,有一次我在翡翠居门口乞讨,范公子不仅给了我银子,还请了我一大碗红烧肉与一壶酒。”
范林喃喃道:“范公子……他已经死了。”
另一个乞丐道:“我们也听闻了范公子家中父母过世的消息,还请范公子节哀顺变。”
范林苦笑道:“节哀顺变?哈哈,哈哈哈……”
他居然笑了出来,他不停地笑着,笑得连脸也扭曲起来。
那年长乞丐说道:“范公子,你我本是云泥之别,我是毫无说教你的资格,你今时虽家逢悲事,但且不可就此轻生,一蹶不振。”
范林冷笑道:“悲事?你们没有我的经历,你们又懂什么!”
那年长乞丐道:“我们的确不知范公子的苦衷,但范公子又怎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