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见故人 (1/3)
听涛峰。
此地本是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山,或许只有樵夫才会每天上山砍柴,而那片荒芜的山峰处却是真的渺无人烟。
三十年前,“碎岩神掌”江胜在此创立惊涛帮,名震江湖。
于是,此峰便有了个名字——听涛峰。
此山不高,更远远谈不上雄伟,却无人敢于轻视它。
只因它是听涛峰。
“可惜,江胜创立惊涛帮十年后就急病而故,实是天妒英才。”
走在上山的石道上,贺不平依是忍不住唏嘘。
一旁,夏逸顺势接口道:“江胜虽逝,但其子江应横却在继任帮主之后大展拳脚,如今的惊涛帮已是横霸岩江中游的一大势力。”
贺不平道:“江胜在世时,此地还是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帮派,其中又有八大帮派互相牵制,称雄于岩江中游。
虽然江胜一人足以技压群雄,而他在位的十年也只能力保惊涛帮不失,岂料江应横成为帮主之后只用了三年时间便击败这八大帮派,其余小帮派则是或解散,或归顺。
江胜用了十年才在此站稳脚跟,江应横却只用了三年便独霸此地!”
夏逸道:“江应横确是一代枭雄,平生多行侠义之事,岩江大侠之称当之无愧。”
贺不平叹道:“可惜这父子俩都是急病无救。”
袁润方不禁感慨道:“老天就是这样无情,对那些英雄的安排就是这样不公。”
三人说话期间,山路已到了尽头,映入眼中的便是一个山庄。
听涛峰或不雄伟,但这座山庄却和“小”这个字不沾边。
因为门口的牌匾上刻着三个大字——惊涛帮。
三个字,平凡无奇,却叫人觉得这三个字远比门前那两头威猛石狮更大气磅礴。
此刻,这块不同凡响的牌匾上正披着一条白绫。
不止是这块牌匾,整个山庄,皆白。
夏逸、贺不平、袁润方三人跨过门槛之后,便看到前方的一块空地,俨然是一个习武的校场。
校场自然是练武的地方,可是今天绝不会有人练武,摆在校场两侧的兵器架也早已换成了正迎风摆动的白幡。
白幡前居然也置了两头石狮,这两头石狮怒目圆睁,共守着通往江应横灵堂的道路。
未入灵堂,这气氛已压抑得令人透不过气来。
灵堂一侧的走廊上,一个须发已白的老叟佝偻着背,握着一把看起来和他一样老的扫帚,缓慢而仔细地扫着地。
其实这条走廊已足够干净,可老叟仍是一丝不苟地专注于手上的工作,仿佛扫地是他人生一大乐事一般——奇怪的是,这画面竟是看起来十分和谐。
袁润方忍不住说道:“看这老人的模样,若是没有人提醒他这走廊已足够干净,或许他会这样扫一辈子。”
夏逸道:“或许他已经扫了一辈子。”
踏过门槛之后,三人乃见那宽大的灵堂。
或许也只有这么大的灵堂,才装的下纵横江湖二十年的江应横那沉重的侠义。
巨大的“奠”字牌匾之下,一个上等木材制造的棺材正摆放于灵堂中央。
棺板尚未闭合,只因江应横的丧礼尚未完毕。
灵堂两侧,已有不少先来之人正襟危坐。
夏逸收起轻慢的作风,恭敬来到棺前点上一炷香。
木棺前立有两人,一长一少,一女一男。
以夏逸的观察,那女子约莫二十六七岁,身旁的少年应十六岁上下。
据闻江应横一生仅有一妻,已在多年前病逝,膝下则只有两名女弟子与一名独子。
此刻立在棺前守灵的女子当然不是江应横的首徒叶时兰,因为那位惊涛帮大弟子早在多年前已被逐出帮派,成为了惊涛帮的禁忌。
那么有资格立在这棺旁的,自然是江应横的二弟子邱晓莎与其独子江如雷。
上过香后,夏逸自然快走到灵堂一侧,目光又似有深意地瞧向邱晓莎、江如雷,也不知谁会是下一任惊涛帮帮主。
身为江应横独子的江如雷,理应由他继任帮主之位,但夏逸又想他毕竟还是年少识浅,想来邱晓莎会暂代帮主之位。
在他动身出京之前,倪煜晨曾千叮万嘱他要与下一任惊涛帮帮主交好,以稳固凛风夜楼与惊涛帮之谊。
就在夏逸思虑之时,忽见一名男子大步走入灵堂。
这男子看来二十六岁上下,身姿伟岸,生的剑眉星目、气宇轩昂。
一身白色剑装,外穿着一件青色长衣,不难认出是玄阿剑宗的道传弟子。
见夏逸一脸惑色,旁座的贺不平即刻低声道:“此人乃是玄阿剑宗掌门唐剑南之子唐辰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