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 (1/2)
林薇的日子依旧在挑水、做饭、喂猪、洗衣的循环中缓慢爬行,像一头被蒙住眼睛的驴,围着磨盘打转,看不到尽头。
然而,李老师的出现,却像一束微光,悄然照进了她密不透风的黑暗世界。
李老师是五年前从县城师范学校毕业来林家坳小学支教的。
他年轻,斯文,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时声音温和,眼神里总带着一种林薇从未见过的光——那是对知识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远方的向往。
起初,林薇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看着他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讲课,看着他在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打球,心里充满了羡慕。
她也曾偷偷趴在教室窗外,听他讲课文里的故事,讲山外的世界。
后来,李老师注意到了这个总是沉默地站在角落、眼神里藏着太多故事的女孩。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接近她。
一个周末的下午,林薇正在河边洗衣服,李老师恰好路过。
他停下脚步,看着她冻得通红、布满裂口的手,轻声问:“薇薇,你手疼吗?”
林薇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把双手藏到身后,小声说:“不……不疼。”
李老师没有再问,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她:“这是凡士林,擦在手上,会好一点。”
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纸包。那是她第一次收到别人给的礼物,心里又暖又慌。
从那以后,李老师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她。他会“不小心”把自己的旧课本掉在张家门口,让她有机会捡起来偷偷阅读;
他会在路过张家时,“顺便”给她带一块烤红薯或一个白面馒头;他还会趁着张家人不注意,教她认一些简单的字。
“薇薇,这个字念‘自’,自己的自。”李老师在地上用树枝写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命运,自由!你的命运,不该由别人决定。”
林薇蹲在地上,看着那个“自”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林建国的女儿”“***的童养媳”,她还是“林薇”,一个有自己名字、自己想法的人。
有一天,李老师给她带来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你拿去看看。”李老师把书塞到她手里,“里面有个叫孙少平的人,他也是农村的孩子,家里很穷,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没有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林薇抱着那本薄薄的书,像抱着一块稀世珍宝。她把书藏在柴草堆最深处,每天晚上等张家人都睡熟了,就借着灶膛里残留的一点微弱火光,一字一句地读。
书里的世界,对她来说是全新的。孙少平在黄土地上的挣扎,在矿井下的坚持,在书海中的沉醉,都深深震撼了她。
她第一次知道,原来人可以这样活着——即使身处泥泞,也可以仰望星空;即使命运不公,也可以奋力抗争。
“我的命,不该只困在这个小山村。”林薇合上书本,摸着封面上“平凡的世界”四个字,心里第一次生出了一个清晰的念头:她要离开这里。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就疯狂地生长。她开始偷偷攒钱。张母偶尔给的几毛钱零花钱,她一分都舍不得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