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星锻领崛起 (2/5)
p; 这些炉灶并不提炼纯晶,而是以“炽烧、碾碎、筛选”的方式,将炁脉石中杂质烧掉,留下高能炁渣与中等纯度的燃烧块。
经过分级后,分别送往储能站、铸铁炉或即将启用的蒸汽驱动系统。
炉体采用了双层石砌结构,夹层灌注岩沙加铁渣,保证高温保热不外泄。
每座炉子均设余热排风道,将尾气引至风口处排放或用于加热水房。
第五主厂则是类似能源分装厂,负责将高能块分类储存,并以铁箱封存、防潮包布打包。
炁脉石虽不剧毒,但其微弱能场长期裸露会干扰生物方向感,甚至让人头晕,因此这里有明确分级封装制度。
七座附属工棚分布在主厂区四周,虽然并不是必须的厂房,但是也分别承担工具修理、冷却水池、工人饮食、临时寝舍、医务间和储矿仓等功能。
目前该能源区已动员超四千名工匠与技师,实行三班轮值制度,每日可处理炁脉石近五十吨,产出十余吨标准燃块。
虽然听起来已然成规有序,但这套系其实统并非高端。
甚至粗看之下,全是铁皮包木架、粗绳牵牛车、柴堆火炉。
毕竟星锻领的这套工业体系,从一开始就不是在顺境中搭起来的。
不像翡翠联邦或帝国南部那样的老矿区,他们发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许多工厂都早已是经过了几代改进,而且有着专业的炼石炉子一开能连续炼上几天。
但是路易斯也没花钱太多钱去买那些高端设备,市面上能用的价格太贵,而且运输成本高得离谱。
并且能买到的,大多是别人退役下来的老旧设备,有的连零件都找不全。
于是他只能捡便宜货,靠着一点点拆开修、改着用,结合前世学过的一些结构设计知识,再和当地的匠人、炼金师们商量,把能拼的先拼起来。
没有花哨的魔法系统,也没用什么高级法阵,只是靠着人力配合、合理动线、分工细化的思路,把一条简易流水线建起来了。
这些设备没什么先进的地方,但流程走得顺,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干嘛,也都知道哪段活不能马虎。
一天十几吨的产量,就是这样硬生生磨出来的。
更难得的是,这套东西不依赖进口、不靠外援,所有的部件、构造、流程,都能在星锻领本地复刻、扩建。
当然工厂不只是堆满魔能设备与铁炉管道的地方。
对路易斯而言,那些操纵锤炉、推矿车、调节阀门的人,这才是真正让这座能源工厂运转起来的“心脏”。
没有人,就没有产能。更别提什么流水线。
所以路易斯当即下令,所有新工人必须经过基础培训,不然连矿道都不许靠近。
于是培训营就设在工厂北侧一处旧木棚里。
没黑板,也没什么高深知识。教的是最基础的内容。
怎么戴护目镜,什么叫燃块过热,矿车刹车怎么掰,哪种颜色的炁脉石不能碰。
“你们看看这块。”讲师举着一块泛蓝光的原石,“炁脉石热的时候是亮白,不是红色,红色是快炸了!再往炉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