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照这么下去,楚云飞岂不是有二十万的兵力!(求订阅) (5/7)
> 后来考虑到战争情况特殊。
于是便出台了所谓的“二五八团”规定。
八年军龄以下,科、团级以下的干部、士兵都不允许结婚。
毕竟结了婚,就有了牵挂,就很容易开小差。
当然了,各地根据地的执行也会有所改变,这项规定也不是硬性的规定。
晋绥军这边也有严格要求。
但总体而言,只要双方是自愿,不是什么童养媳、早婚、纳妾,那都没什么问题。
可这三年的时间下来.上报到楚云飞这里,一个也没有
包括楚云飞在内,方立功、孙铭、钱伯均、吴子强、梁国平等人都是个老光棍。
唯一一个解决了婚姻问题的,还是新编步兵团的现任参谋长孙卫谋。
这小子十六岁的时候就生了个儿子、后来还有个女儿
老家就在晋南的阳城..是当地有名的生意人。
搞清楚问题所在之后。
楚云飞派人叫来了卓天宇和钟志成两人,针对性的说起了这件事。
钟志成认为是宣传不到位的原因,并且提供了几个思路。
一,利用小人画、宣传画等形式,多多宣传。
二,也是最省钱的方式,那就是在砖墙上面刷标语。
楚云飞采纳了他的建议。
并且还有了创办本地报纸的想法。
长治地区不是没有报纸。
但没有他楚云飞的报纸。
宣传工作是八路军负责没错,但也不能什么都宣传。
明目张胆的宣传XXXX,这可不行。
这要是捅到重庆方面,那他楚云飞算是完蛋了。
就算现在常凯申不处理他,抗战胜利结束之后也难免卸磨杀驴。
这种事情常凯申干的可不少!
当天晚上,钟志成和楚云飞下午吃了个便饭之后,在天黑之前赶回了驻地。
楚云飞第一时间找到了孙卫谋。
“你之前在家里面做过生意?”
“是”
“你父亲的话,有没有想法来长治县城这边做点生意?”
孙卫谋楞了一下:“这咱们孙家商号在阳城算是家喻户晓,但在长治恐怕没人会认。”
“我想让你们家出钱办个报纸,用来宣传,至于卖,你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定期采购,百户一下的小村一期采购三到五份..几百户的采购个二十三十份,再算上城中的知识分子什么的
我保证你们不会亏本.”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