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上京突变,帝病沉。 (2/3)
夜,萧煜设宴为栗晓燕饯行,只有他们两人。酒过三巡,萧煜看着眼前这个即将再次踏入风暴中心的女子,语气复杂:“此去凶险万分,若有任何不对,立刻撤回,北疆永远是你的退路。”
栗晓燕举杯,目光清澈而坚定:“世子放心,我惜命得很。此去,不为玉石俱焚,只为……釜底抽薪。”
次日凌晨,天色未明,一支小型商队悄然离开了朔方城。栗晓燕扮作一位面容憔悴、带着稚子(由一名女暗卫假扮)的江南寡妇,乘坐马车,其余暗卫扮作伙计和护卫。队伍先向西行,绕了一个大圈子,再折转向南,以此避开可能存在的眼线。
一路无话,行程谨慎。一个多月后,商队终于抵达了帝国的心脏——上京城。
再次看到这座熟悉又陌生的雄城,栗晓燕的心境已截然不同。昔日她是笼中鸟,今日她是潜入者。城墙依旧巍峨,但在她眼中,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按照计划,商队入住了一家看似普通、实则与北疆有隐秘联系的客栈。安顿下来后,栗晓燕立刻通过秘密渠道,与先期抵达、已初步站稳脚跟的钱嬷嬷取得了联系。
当晚,在一处隐蔽的民宅内,栗晓燕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钱嬷嬷。老人见到她,激动得老泪纵横,但很快便收敛情绪,开始汇报情况。
“小姐,您吩咐的事,老奴都已着手在办。”钱嬷嬷低声道,“身份已经安排妥当,您是江南来的盐商遗孀‘苏娘子’,因丈夫生前与京城某位皇商有债务纠纷,特来京中料理。宅子也按您的意思,买在了南城,那里商贾云集,便于隐匿。”
“很好。”栗晓燕点头,“宇文擎那边,有什么新动静?”
“宇文府近来门庭若市,投靠的官员络绎不绝。他正在大力整顿盐务,江南来的几个大盐商都成了他的座上宾,看样子是想彻底掌控这条财路。还有……”钱嬷嬷压低了声音,“宫里传出消息,陛下的病……似乎有些蹊跷,太医院的人换了一茬,都是宇文氏的心腹。”
栗晓燕眼神一冷。果然如此!宇文擎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们的目标,就是盐。”栗晓燕斩钉截铁地说,“宇文擎想靠盐税巩固权力,我们就从盐入手,给他制造点麻烦。”
她详细询问了目前京城盐市的情况、主要盐商的背景以及宇文擎整合盐务的具体手段。随后,她下达了指令:第一,利用“苏娘子”的身份,主动接触那些受到宇文氏排挤或心怀不满的中小盐商,暗中结盟。第二,搜集宇文氏及其党羽在盐务中的贪腐证据和不法行为。第三,想办法在宇文氏控制的盐引(食盐运输许可证)发放环节,制造一些“意外”和混乱。
接下来的日子,栗晓燕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以“苏娘子”的身份,在宅中“养病”,暗中却通过钱嬷嬷和暗卫,指挥着一切。她利用从北疆带来的雄厚资金,开始悄悄收购市面上流通的部分盐引,囤积居奇;同时,她让手下散播谣言,称宇文氏欲提高盐价、改制新引,引发中小盐商的恐慌和不满。
她的手段隐秘而精准,如同水银泻地,悄无声息地渗透着宇文擎看似铁板一块的盐务体系。
然而,上京城毕竟是宇文擎经营多年的老巢。栗晓燕的活动,很快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日,钱嬷嬷匆匆来报,神色紧张:“小姐,我们收购盐引的事情,似乎被‘四海商行’的人盯上了。那是宇文家暗中控制的产业,专营盐铁!”
栗晓燕心中一凛。四海商行?终于来了吗?
“慌什么。”她镇定自若,“他们盯上我们,说明我们做对了。传话下去,暂停大规模收购,转入静默。另外,把我们之前搜集到的,关于四海商行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的证据,挑几条不轻不重的,想办法‘漏’给御史台那位有名的‘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