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集:直陈利害 (5/6)
,只有清洁工在打扫卫生。他走到林雪办公室门口的信箱前,从邮袋里拿出《辽宁日报》,把那个银色U盘夹在报纸的中缝里,对折了一下,确保U盘不会掉出来。然后,他打开信箱,把报纸放进去,关上信箱门,推着投递车,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张磊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但他不敢回头,一直推着车走出县委大院,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林雪今天比往常早到了办公室,早上八点就到了。她刚开完一个视频会议,是关于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会议开了一个小时,她的眉头一直皱着——凌源的乡村振兴工作因为天霸系的干扰,进展缓慢,尤其是风岭镇,富民矿的污染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就是空谈。
她端着一杯刚泡好的绿茶,走到办公室门口,打开信箱。里面有几份报纸和杂志,包括《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求是》。她把这些报刊拿出来,走进办公室,放在桌上。
处理完几份紧急文件后,她拿起《辽宁日报》,准备翻看。刚打开,一个银色的U盘从报纸中缝里掉了出来,落在桌上,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林雪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她拿起那个U盘,反复看了看——没有任何标记,看起来很普通,但她知道,绝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把U盘夹在她的报纸里。她的第一反应是警惕——会不会是天霸的人搞的鬼?比如里面有病毒,或者伪造的证据?
但她很快又想起了雷杰——这段时间,只有雷杰在坚持查李振国的案子,也只有他,可能会用这种隐秘的方式给她送东西。
林雪走到办公桌前,打开那台从未连接过内部网络的私人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屏幕上弹出提示:“是否打开可移动磁盘?”她点击“是”,里面只有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凌源解局”。
她尝试输入了几个密码——她的生日、县委的邮编、甚至是“李振国”的拼音首字母,都提示错误。就在她准备放弃时,她想起雷杰在风岭镇报到的日期——2024年5月12日,她输入“20240512”,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只有一个Word文档,标题是《关于彻查李振国同志身亡案与打破凌源发展僵局的几点思考》。
林雪坐在椅子上,开始认真阅读。起初,她的表情很平静,只是偶尔皱一下眉头;读到疑点部分时,她拿起桌上的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比如***的检测编号、王兵的转账记录;读到“三重根本利害”时,她的身体渐渐坐直了,眼神变得越来越凝重,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笔。
当读到“82岁的张大爷说‘怕像李记者那样,不明不白就没了’”时,林雪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自己到任凌源时,市委领导对她说:“林雪,凌源的老百姓不容易,你要为他们做主。”她也想起自己走访时,听到的那些类似的抱怨——“不敢说”“怕报复”“没人管”。这些声音,她之前以为是个别现象,现在才知道,这是凌源老百姓的普遍困境。
读到招商引资的数据时,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她之前一直奇怪,为什么凌源的招商引资工作这么难,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没有企业想来,而是企业不敢来,怕被天霸系垄断,怕被黑恶势力干扰。她想起上个月,一家浙江的生态旅游企业想来凌源投资,考察后却婉拒了,理由是“当地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现在想来,那只是委婉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怕天霸的人找麻烦。
读到王兵与赵天霸的利益关联时,林雪的脸色变得冰冷。她之前虽然怀疑马文斌,但没想到公安系统内部的“保护伞”已经这么明目张胆——利用职权掩盖命案,收受黑恶势力的好处,甚至让自己的儿子在黑恶企业任职。这样的“保护伞”不除,凌源的法治环境永远好不了。
当读到最后一句“我,雷杰,愿以个人前途作保,全力配合调查,哪怕承担一切风险,也在所不辞”时,林雪放下了手中的笔。她看着电脑屏幕,久久没有说话。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嗡嗡”声。她想起雷杰到风岭镇后的种种行动:查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