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来不及后悔 (3/6)
但1963年1月出生的他在1997-1998赛季将满35岁,90年代的NBA,35岁是一个坎。
回看历史,受制于伤病管理和科学水平,联盟几乎没有球星在到35岁时状态不出现断崖式的大下滑。
唯一的例外是贾巴尔,但贾巴尔只是缓慢下滑,而不是一直保持巅峰,35岁时相比30岁,已经是MVP第十和MVP第一的差别。
其他的知名超级中锋在35岁这年都进入了职业生涯倒计时,一两年内就要退役了。
97年夏天对奥拉朱旺而言,好消息是他上个赛季依旧是20+10的全明星中锋,不管怎么说,在97-98赛季肯定余威尚存。
坏消息是,大家对他的余威能留存多久并没有太大信心,因为他的下滑肉眼可见,大家都知道,这种下滑一旦开始将难以逆转,只会加速,最终自由落体。
眼看着到了9月份,夏季联赛都打完了,奥拉朱旺竟然没有获得一份合适的报价,让这位超级巨星很是难堪。
当然有球队给他发来合作意向,但这些球队都不愿意给奥拉朱旺大合同、长合同,只肯给一份价格中等,时间两到三年的普通合同。
奥拉朱旺怎么可能满足这样的报价,他知道1997年夏天是获得大长合同的最后机会,到1998年夏天制式合同施行,老将的红利就结束了。
就在这时候,机会突然降临了,新泽西篮网队易主。
来自微软的大亨保罗-艾伦收购了篮网队,成为这个球队的新主宰。
1988年艾伦就想买下波特兰开拓者,结果在和唐建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接着10年的时间,眼睁睁看着唐建国这个一点不懂篮球的家伙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
保罗-艾伦通过微软获得大量财富后,一心想在职业体育领域玩个够。
收购开拓者失败后,艾伦转向NFL,1996年,他收购了老家西雅图的海鹰队。
和1988年时不同,到90年代中后期,保罗-艾伦的财富进一步膨胀,钱对他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成功拿下海鹰后,艾伦对收购NBA球队的兴趣再度被燃起,他对篮球的热爱更高过橄榄球。
在试图收购西雅图超音速无果后,保罗-艾伦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一直经营不善,准备重组的新泽西篮网。
篮网当时的老板是1977年入主球队,由阿伦-科恩和乔-陶布为首的七名新泽西商人,他们被称为“Secaucus Seven”。(西科克斯七人组,是1980年美国的一部电影。)
七人组持有篮网的股份20年时间,球队始终没有什么起色。
无论是战绩,或者市场表现,篮网在联盟始终都是中下游角色。
NBA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球队都有高潮、低谷,有起有伏。
但篮网这20年一直在伏,没有起的时候,球队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曾经雄心壮志的七人组,经历20年的蹉跎已经对篮球上的成就不抱希望。
好在搭乘NBA大发展的东风,篮网队的市值跟着一道攀升,在1997年这个当口出手,老板倒是能大赚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