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 (6/11)
大事,张卫平在洛杉矶这么久,并没有试着去联络胡卫东。
因为心里终究是有道坎过不去。
不过有甘国阳做中间人,这种尴尬很快就消弭于无形。
虽然差着辈,但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能遇到说得上话的篮球人,那种感觉如同在沙漠里见到了水,肯定要痛饮一番。
话不多的胡卫东话一下多了起来,而张卫平在经过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异国磨砺后,也把当初的斗争看开了。
毕竟国家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初的斗争胜利者,也没有取得满意的成就,反而因病早退,都给后来者做了嫁衣裳。
说起国家队的趣事,两人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看法。
说起在美国的经历,张卫平更加深刻沉痛,胡卫东讲了他在NBA的独特经历。
说起遥远的故乡,两人都不约而同喝下一杯酒,轻轻叹了口气。
“BJ这会儿该下雪了。”张卫平道,洛杉矶是没有雪的。
谈到未来,两人不免都有些悲观,他们都想家了。
胡卫东自不必说,而张卫平也在想,自己难道真的一辈子在异国他乡卖啤酒吗?
虽然这份工作他做的非常出色,公司给了他足够高的职位,但曾经在国家队叱咤风云的张卫平,灵魂依旧留在篮球场上。
张卫平道:“之前我倒是有个机会,中央电视台邀请我回去做篮球解说。但说实话,咱们年轻人里篮球解说不少,我都40多快50的人了,回去和他们竞争,还真是没什么信心。”
NBA在中国耕耘多年,80年代就开始放比赛录像,到90年代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NBA观众,也因此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体育比赛解说人才。
那时候,电视台体育节目解说最好的都是篮球频道出身,没办法观众多需求大,练了一批人出来。
随着甘国阳复出,中国地区的NBA比赛收视率再攀高峰,对比赛解说、记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中央电视台想仿造美国的体育频道,邀请退役的专业篮球运动员做解说嘉宾,张卫平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张卫平对上电视不是很有信心,现在他的工作顺风顺水,是自己好容易打拼出来的,就这么放弃了回去做解说值得吗?
虽然解说和篮球有关系,但那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张卫平心里没底。
他和胡卫东一样,对于是回还是留,心里充满了犹豫。
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甘国阳,希望这个叱咤篮坛的偶像像菩萨一样给他们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甘国阳没有办法给他们答案,哪怕他知道张卫平在解说界会有一席之地,那谁又知道现在会如何?他留在美国对他会不会更好呢?
To be or not to be,最终还是只有自己给自己一个选择。
临别时,甘国阳提醒两人,明年1月4号,记得在电视上看他和乔丹的对决。
“篮球最终会给你们答案的。”甘国阳这样说道。
——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