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 (2/11)
sp; 即便是收入更高的美国社会,NBA球员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劳工”阶层,在一次又一次的劳资谈判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和资本家平分利润的富裕阶层。
超级球星们更是拥有自己的品牌、公司,出入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穿金戴银,妥妥的食利阶层,好好打球就行了,打什么架。
像甘国阳这种到了如此地位,拿到这么多荣誉的超级巨星,依旧在场上和人对打,真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上午训练结束后,中午甘国阳驱车去了一趟英格尔伍德区的一栋公寓楼,探望在公寓里养伤的胡卫东。
胡卫东96年夏天正式加盟洛杉矶湖人,成为了紫金军团的一员,也成为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1992年,杰里-韦斯特在中国国家队的训练中看上了胡卫东的天赋,一直念念不忘。
回到湖人后,韦斯特认为球队在替补席上缺少一个有远射能力,进攻端有活力的得分后卫。
于是在选秀大会上拿下了胡卫东,在经过一年多的交涉后,终于将胡卫东带到了太平洋彼岸。
不过1992年的时候,胡卫东22岁,勉强还有潜力和培养价值,到1996年胡卫东已经26岁了。
而且,中国篮坛一直有改年龄的坏传统,胡卫东参加青年赛时被改过出生日期为1972年,这样1992年他看起来是20岁。
但实际他是1970年出生,后来改了回来,于是他抵达湖人时,已经是个成熟球员的年龄,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了。
饶是如此,洛杉矶球迷还是展现了巨大的热情,胡卫东的8号球衣在洛杉矶取得了很好的销量。
在夏天中国国家队来美和湖人队进行的夏季联赛对抗中,胡卫东更是表现出色拿下30分,给了湖人球迷不少遐想。
等到奥运会结束,胡卫东留在洛杉矶,开始正式成为湖人一员参加季前赛、常规赛,球迷们才知道,不是每个中国球员都是阿甘。
阿甘只有一个,当初的社会主义生化人计划,应该只给他一个人打了药。
贝尔曼作为湖人主教练给了胡卫东不少关照,不管是训练还是轮换,都给予胡卫东机会。
胡卫东在某些比赛中表现可圈可点,但随着赛季深入,他很快遇到了当年和宋涛一样的问题:伤病。
NBA的比赛强度和频繁度实在不是国内比赛可以相提并论的,胡卫东来美后非常努力,他遵循教练和营养师的建议,猛吃猛练,增加体重提升对抗。
但盲目快速提升体重的结果是导致关节承受的压力和磨损变大。
老胡在国家队和江苏队已经打过很多比赛,训练量也非常大,身上有很多伤病。
那时候中国的运动医疗水平很不发达,甘国阳带着国家队到波特兰训练时给所有人做检查,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些陈旧性的老伤,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胡卫东作为年轻时能飞天遁地的后卫,没少在硬木地板上飞奔、扣篮,他的膝盖已经处在高危状态。
来到美国再一承压,搭配高强度的训练,体重增加带来高负荷,每周来回奔波,以及异国生活的孤单和艰辛,终于在12月的一次训练中,胡卫东倒下了。
他的伤和当初彼得洛维奇一样,膝盖十字韧带的部分撕裂。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