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后的疯狂 (2/12)
时间上不计代价的疯狂投入,在训练中,科比对扣篮充满了执念。
他总是渴望扣篮,尤其渴望在阿甘脑袋上扣一个,结果就是疯狂吃火锅。
科比有弹跳有爆发,可是他缺少对抗,一旦上对抗动作变形,根本别想压过防守人扣篮。
对抗训练中,甘国阳在防守时毫不留情,用无情的封盖一次次击碎科比扣篮的意图。
每次封盖后,甘国阳都会指点科比下次要注意的地方,然后下次继续把他盖掉。
科比很快发现,不管技术上怎么注意,怎么调整,你身体对抗不行就是不行,而肌肉不会一天时间就长出来。
于是,他开始增加自己在健身房训练的时间,并加大食量吃东西,恨不得快速膨胀起来。
虽然在训练上科比有些急切,可是在面对媒体时他却稳重、大方,颇有大将风度。
波特兰的记者们对科比和小奥尼尔这两个高中生球员异常关注,波特兰市民对他们非常感兴趣。
科比在采访中非常自信和大方,他不会支支吾吾,而是直抒胸臆,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样的风格很受记者喜欢,而且科比还会说好几种语言,尤其是意大利语非常熟练。
这让他在采访中总是熠熠生辉,聚光灯和话筒不自觉的就会集中到他的身上。
在1996年选秀大会结束后没多久,《SLAM》杂志曾经召集这批充满天赋的才俊们一起拍封面照。
他们被球迷们期待着能够接班1984一代,进入90年代后,冠军已经被84一代给垄断。
甘国阳、乔丹、奥拉朱旺轮流坐庄,瓜分了总冠军,顺便和查尔斯-巴克利一起包揽MVP奖项。
每一年都有天才球员进入联盟,但没有哪一年的球员能像1984年那样如此具有统治力,质量如此之高。
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历史级别的球员,他们是真正的黄金一代,支撑起了1990年代NBA的繁荣。
到了1996年,科比、艾弗森这批球员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特性,他们更年轻,往往大学打了一年、两年,甚至没上大学就参选。
而80年代,球员普遍会读完大学,在21、22左右的年龄参加NBA选秀,有些大龄新秀会到23岁。
在照片和采访中明显能看出,1996一批是一群孩子,他们努力装成大人的样子,但无论穿着、言行,都透露出稚嫩。
人们称呼这一代球员为“白银世代”,他们很有天分不过还需要足够的打磨,才能显露真正的光辉。
至于他们能不能超越黄金,晋级为白金,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这批天才年轻人中,科比和小奥尼尔年龄最小,但科比表现的非常从容,不卑不亢,自信坦然。
他手里一直拿着篮球玩来玩去,他不怎么和别的球员说话,他的成长经历和绝大部分黑人都不一样。
相较而言,小奥尼尔更加害羞,有时候面对一些问题会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尴尬的摸摸脸。
这个时候,甘国阳总是会站出来给他打圆场,在帮他化解难题的同时,也给小奥尼尔做示范,以后该怎么去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