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老力王 (6/8)
; 在大部分常规时间,甘国阳都成为了团队进攻的一份子。
最近十几场比赛,他的助攻屡屡上双,已经成为一个组织高手。
再加上萨博尼斯的策应、掩护,开拓者的进攻可谓灵活之极。
这弥补了球队替补席变短,战力不足,细节变差的问题。
他们靠更多的得分和对手对轰,靠进攻效率压过对手,也靠得分掩盖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当开拓者得分比对手得分多时,开拓者取得胜利。
其中涉及到进攻效率的计算,贝尔曼经过反复演算得出了这一策略。
总之,这是数学的胜利。
今晚,在开拓者和快船矛与盾的较量中,开拓者还是笑到了最后。
第三节,甘国阳、波特、彼得洛维奇联手打出了一波15:4的进攻冲击波。
他们在反击中连续命中三分球,拉里-布朗引以为傲的阵地防线根本没用。
更何况布朗知道,阿甘这把大锤根本没有开启阵地硬凿模式。
他就是在外线和队友配合,打得像个小前锋。
今晚他的三分手感很好,快船必须派个高个出来盯防。
在防守中阿甘死守篮下不出门,控住所有后场篮板。
快船稍微命中率下滑,就会被波特、彼得洛维奇和刘易斯打反击。
可以说,开拓者这套阵容和打法,在逻辑上相当赖皮。
他们会输球,会状态不好,会在某些比赛中折戟。
问题是他们打得很省力,并在战术逻辑上无懈可击。
你战胜他们的办法只有一条:正面硬拼。
投篮比开拓者更准,对位防守更凶悍,一对一压制命中率。
想在排兵布阵上讨到便宜,没有可能。
这也是开拓者的可怕之处:
多个赛季以来,因为阿甘的存在,他们的容错率高的可怕。
不论阵容结构上,球员年龄、伤病健康上出现什么问题。
只要围绕阿甘重新进行调整,很快能拼凑出一套高效、好用的遭遇战阵容和体系来。
没有进攻资源,就收缩死拼防守,突出阿甘的单打作用。
防守资源不够,就摊开放开了攻,突出阿甘的全能作用。
锋线多,就前锋建队,三高,高举高打,波浪式防守,前场篮板强冲。
后卫为主了,就中锋-后卫建队,inside-out,普林斯顿,快速反击,三分围射。
进入1993年,开拓者的这个特点没有任何变化。
并且因为阿甘变得更加全能,他们的变化更多了。
布朗试图通过阵容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