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才华横溢 (2/6)
; “刚刚彼得洛维奇单打乔丹然后分球助攻队友的球打的多漂亮啊,一个人把进攻盘活了,后面他都接不着球,打什么团队进攻!我们波特兰出来的球员,是不会累死的。”
“我要是他们教练,我从第一次进攻开始,就让彼得洛维奇拿球攻,能打就自己打,不能打突破分球,反正他永远要是第一选择,球一定过他手,这样才不容易失误,才能次次给美国队造成威胁。您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蒋指导?”
克罗地亚队的主教练是泽维科沃-勒久博捷维奇,曾经的南斯拉夫家喻户晓的球星,欧洲赛场上的得分王,知名主帅。
蒋兴权听着甘国阳的吐槽,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总感觉阿甘话里有话的样子。
按照蒋兴权接受的传统篮球教育,没有任何球员可以凌驾于球队和教练之上,团队篮球是中国、欧洲绝大部分教练的共识。
可是蒋兴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尤其是经历了立陶宛一战,甘国阳完全就是战神级别的。
而且要说面对美国,除了把球给实力最强的那个人,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
克罗地亚已经非常强了,可是看看他们所谓的团队进攻,基本上传球一多,马上就失误。
一失误,不是犯规,就是要送对手快速反击,美国队的反击能力,根本就是送分给他们。
要是轮到中国队,也打什么团队进攻,半场传来传去,每个人都过手,肯定比克罗地亚还要惨。
蒋兴权脑子还是清醒了,转了个圈明白过来,冲着甘国阳点头,道:“有道理,还是很有道理的。”
暂停结束比赛继续进行,美国队的球权。
其实打阵地战,在FIBA规则下,美国队的办法也不多。
无非是内线的低位单打,和外线持球一对一,没有什么花样。
毕竟梦之队组队时间短,教练组不可能给球队安排太多复杂阵地战术。
根本不需要,光是靠防守反击,这个地球上就没有能撑得住一整场的球队。
不过阵地战的乏力确实算梦之队一个小小的缺陷,大卫-罗宾逊低位接球强打弗兰科维奇。
结果被裁判吹了一个撞人进攻犯规,罗宾逊根本不会背身,只能转身面筐往里冲。
而FIBA的三秒区是梯形,面积比NBA大很多,尤其在底边,这就导致内线接球的位置离篮筐远。
NBA内线多少不太习惯,大卫-罗宾逊在比赛中只能大量面筐干拔投篮或者内切吃饼攻筐。
他持球单打的效率并不高,反而是查尔斯-巴克利,是梦之队更为稳定的低位得分点。
看了十几分钟比赛,甘国阳知道,克罗地亚打美国还是没戏,进攻完全没有持续性。
暂停后,克罗地亚的确改变了策略,主打彼得洛维奇这个点,而彼得洛维奇也成功造犯规上了罚球线。
但随后,彼得洛维奇一次反击中的三分不中,反而被美国队打了反击。
美国队进一步加强对彼得洛维奇的防守,包夹、合围、干扰。
彼得洛维奇可以不丢球,但他想要打进,想要给队友创造机会也是千难万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