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雨人 (3/5)
除了贝诺特-本杰明,他们都偏精瘦,像饿狼一般。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充满了攻击性。
从跳球开始,超音速全队就像脚上装了弹簧一般,不停的跑,不停的跳,不停的移动。
1988年,开拓者破解SOS防守体系的秘诀是他们的传球比超音速的轮转更快。
4年时间过去了,SOS体系依旧留存在超音速,他们比过去更快,更凶猛。
乔治-卡尔将防守重心放在了两个人身上:甘国阳和波特。
他们两人只要拿球,必然遭到强有力的快速包夹。
超音速队的包夹比公牛队还要凶狠,并非常善于将球员往底角逼迫。
他们在内线形成“三角防守”和“I型”防守,狼群一般随时攻击靠近三秒区的球员。
同时,佩顿展开了对波特的间歇性撕咬,这是SOS防守的第一原则:破坏一传。
波特对开拓者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开拓者一直有个问题,谁才是球队的二号人物?
90年、91年是萨博尼斯,92年雷吉-刘易斯更像球队的老二,同时彼得洛维奇一直有很强的影响力,本赛季他是最佳第六人的有力竞争者。
可要问谁是球队的三号人物,特里-波特是那个当仁不让的答案,并且他和甘国阳合作时间最长,两人极为默契。
每每到关键时刻,波特的外线远投,以及和甘国阳的连线,是开拓者取分的基本盘保证,他是给甘国阳喂球最舒服的后场。
乔治-卡尔抓住了这点,佩顿本场对特里-波特的防守相当成功,从第一节就开始紧逼,上强度,并不停用垃圾话干扰波特。
波特技术扎实,身体出众,经验非常丰富,却也被佩顿出色的一对一单防搞的措手不及。
一个球队的一号位一旦遭到纠缠,无法专心指挥进攻,甚至连一传都受到影响,一个球队进攻肯定会受到影响。
鲍比-贝尔曼很快进行调整,按照常规思路,萨博尼斯提到高位进行策应和掩护,帮助波特减轻组织压力。
可是超音速没有放松对波特的撕咬,乔治-卡尔选择战略性的放空萨博尼斯,在上线全力夹击波特,阻碍波特给甘国阳传球。
被放空的萨博尼斯获得了颇多的外线出手机会,可今晚萨博尼斯的投篮手感并不好,一方面整个赛季他受伤病影响状态一般。
另一方面,超音速将比赛节奏提的飞快,不停的折返跑,高强度的攻防消耗,对球员的外线投篮手感无疑有负面影响。
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开拓者的进攻效率大大下滑,回合得分率下降,被超音速拉低到了一个可以压制的水平。
上半场比赛结束,双方打成了54:52,客场作战的超音速领先开拓者2分。
球迷们不以为意,认为第三节阿甘和开拓者会发力,一波带走超音速。
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第三节开始后,超音速继续上半场的防守策略,像狼群一样展开全场的紧逼防守。
这和80年代开拓者使用的防守策略很像,在比赛的某些阶段突然加强防守强度,一波拉开分数后,再降低强度慢慢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