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欠条 (2/5)
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发声,希望国际上能注意到这场民族战争。
不过战争的问题,终究要在战场上解决。
彼得洛维奇在11月初的几场比赛中表现不佳,他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在6月份的总决赛中,彼得洛维奇是除了阿甘外,开拓者最为闪亮的星。
但到了11月,他手感冰冷,完全没有微波炉的样子,被贝尔曼批评“你去南半球过的休赛期,所以手被冻住了吗?”
开拓者的战绩也出现了一些起伏,对于志在三连冠的球队而言,第三年总是很难。
和1988年不同的是,开拓者队内关系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毕竟德雷克斯勒已经离开了。
更衣室内没有刺头,即便有,也早被甘国阳给摆平了。
问题还是出在伤病上,萨博尼斯打了两个比较健康的赛季,第三个赛季身体终于有些吃不消了。
因为膝盖积水和韧带的挫伤,萨博尼斯缺席11月和12月的比赛,单挑内线大梁的重任又回到了甘国阳肩上。
而鲍比-贝尔曼不可能让甘国阳继续像1987年那样,内线无限单打,一场干40多分钟。
他继续将甘国阳的上场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并开始重用安东尼奥-戴维斯和克里夫-罗宾逊。
尤其是克里夫-罗宾逊,他的多功能被贝尔曼所重视,能里能外,身手全面,是个很好的万金油。
外线,在彼得洛维奇状态不佳的情况下,雷吉-刘易斯成为开拓者外线的头号人物。
经过一个冠军赛季的适应,刘易斯在习惯开拓者的体系和氛围。
里克-阿德尔曼认为不该再压制刘易斯的才华,只让他做个防守乔丹的尖兵。
刘易斯在进攻端戏份越来越足,隐隐有成为球队二号人物的锋芒——他本来就有这个能力。
和80年代相比,开拓者从一个“前锋球队”,已经成功转型为“后卫+中锋”为基本架构的90年代队伍。
甘国阳从一个冲锋陷阵的勇猛骑兵,逐渐转型成为坐镇中军指挥的中枢大将。
不过,球队的在新赛季开始后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赛季初他们遭遇了三连败,接连输给了太阳、马刺和火箭,随后输输赢赢,状态很不稳定。
在11月29号对阵芝加哥公牛之前,开拓者的战绩只有8胜7负,将将过百分之五十的成绩。
人们一度认为开拓者已经不行了,卫冕冠军显露出了疲态,第二个三连冠对阿甘来说难以完成。
媒体和球迷就是如此善变,上个赛季总决赛还在高呼“篮球之神”,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开始期待着神像坍塌。
这正是NBA的乐趣所在,造神,膜拜,然后推翻它,再造一个新的,乐此不疲。
甘国阳当然知道,自己还远没有到被推翻的时候,开拓者只是惯常的慢热而已。
球队需要处理伤病和老化的问题,将更多精力留存到下半赛季和季后赛。
    除了萨博尼斯之外,波特、柯西,都遇到了一些伤病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