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冠军的早晨 (7/8)
/> 芝加哥球迷可不想在家门口看另外一支红黑军团登基,就算拿下,公牛也不过2:3,还是要去波特兰。
比赛开始前,奥布莱恩杯被送到了场边,一旦开拓者拿下,这座奖杯将归属于开拓者。
乔丹在登场时,从冠军奖杯前路过,看了一眼奖杯,擦肩而过。
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煎熬的两天,在自我怀疑中痛苦的挣扎。
最终他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不管输赢,生活和比赛都要继续。
乔丹依旧有信心,只要没有彻底输掉,公牛便有机会创造奇迹。
1:3落后大逆转,历史上并不是没有,1970年的洛杉矶湖人,1981年的凯尔特人在分区决赛都做到了。
总决赛还没有球队能做到,不过历史就是拿来创造的。
在经历了噩梦般的第四场后,公牛全队都受到了伤害,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成长。
只有经历过至暗时刻并走出来,一个人,一个球员,一个球队,心灵才能得到重塑。
体育竞技比赛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会给你重新来过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还是选择放弃。
第五战,在巨大的压力和纠错动力下,公牛再度打出了漂亮的上半场。
他们的防守、进攻,重新找回了强度,同时菲尔-杰克逊开始重用克里夫-莱文斯顿,让他进入常规轮换中。
相应减少阿姆斯特朗和霍奇斯的登场时间。
莱文斯顿身高6尺8,是个很有活力和经验的前锋。
杰克逊已经发现,在和阿甘的对抗中,堆积前锋很重要。
尤其是多功能的小前锋,他们的活力,篮板,外线投射,会增加阿甘的防守成本。
如果是后卫,阿甘可以不管,完全交给外线防守人。
如果是内线,大中锋,大前锋,在内线拼力量、高度、技巧什么的,阿甘都不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本来就是他干的活。
只有小前锋,这些能里能外的家伙,会让阿甘感受到一些苦恼和麻烦。
公牛没有强内线,杰克逊很喜欢让皮蓬、莱文斯顿等小前锋填补内线的空缺,做一些内线的活。
当然,莱文斯顿还有一个显著优势:他的体能非常充沛。
常规赛作为替补的他,平均每场就打13分钟,季后赛上场机会更少。
到了总决赛,大家都非常疲惫,尤其是前面四场双方强度极高。
除了阿甘、乔丹这样的禽兽,大家都是拖着沉重的脚步在坚持。
这时候替补席如果有生力军,对球队战力会是很好的补充。
莱文斯顿在第二节过度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贡献了宝贵的前场篮板和二次进攻,在第二节结束时命中一个中距离,帮助公牛确立了9分的领先优势。
第三节,上一场吃过亏的乔丹像愤怒的公牛一般,紧绷着,一刻不放松,谨慎而勇猛的持球发动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