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节奏 (3/5)
sp; 打进这球,开拓者首节31:21领先了公牛队10分之多。
虽然赛前热炒乔丹vs甘国阳,但两队的实力确实不在一个层次上。
节间休息时,乔丹对队友的表现很不满意,他罕见的在替补席上批评了队友的表现。
作为新秀的乔丹很少对队友有意见,哪怕有他也会用自己的表现去弥补,而不是语言上批评。
但今晚的比赛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他不想输球,尤其不想在芝加哥体育馆惨败给开拓者。
公牛主教练劳赫里也看出乔丹着急了,他把乔丹替换下场休息一会儿,在替补席上安抚他:“你要相信你的队友。今晚不光是你一个人的比赛,也是芝加哥公牛的比赛。”
乔丹点点头,逐渐平静下来,他一边关注着场上局面,一边在脑海中思考着如何突破甘国阳的防线。
乔丹知道自己已经足够快了,而甘国阳之所以总能截断他的突破,一是因为甘国阳也够快,他真的很快,二是他的判断很精准。
“我的几次意图都被他识破了,他在有意识的指挥队友把我往某个地方赶,他早就在那里设置好陷阱了。是不是这样,甘?”
坐在板凳上思考了一会儿,乔丹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甘国阳这家伙在给自己设置陷阱。
其实在奥运明星赛的时候乔丹就感觉到了,甘国阳的防守是少见的“主动式防守”。
篮球比赛中,防守方往往是被动的,你防守做的再好,进攻方还是占优,还是会打进。
防守方只能尽可能做出应对,压低对手的命中率,本来10次打成6次,尽量压到4次已经非常成功了。
但阿甘这家伙能将你的成功率压到只有2次,他在防守端时常能隔着很远就给到伱压力,他在站位上很完美。
一旦他露出破绽,很可能是他故意的,就是为了引你入洞,破坏你进攻的可能性,逼你用效率最低的方式终结。
在防守指挥、跑位上,甘国阳都非常讲究,乔丹冷静下来,努力在脑海中复盘第一节甘国阳和开拓者防守端的细节。
80年代NBA的防守还没有那么细致,在没有联防的情况下,教练提升防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给球员打鸡血,增加防守强度;二是在平日训练中纠正球员的防守坏习惯,建立良好的个人防守准则;三是交易、签约防守天分更好的球员。
而在整体防守战略规划,细节调教上,还是一片正在开垦的处女地,那时候球队普遍没有专职的防守教练。
这种情况下甘国阳就是半个防守教练,从高中开始他在防守端就很有洞见,能洞悉场上正在发生的事。
他脑子里毕竟有更加先进的篮球理念,即便不够专业,可是他有这个意识,他在不断的学习。
他能大致预判对手的进攻,篮球进攻变来变去就那些东西,作为一个进攻高手当然能判断对手的选择——前提是你有足够的专注度和反应速度。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沟通能力,甘国阳在防守端的强势会令人很不习惯,但当你放空脑子去听他指挥,防守会变得更加简单一些。
乔丹不了解这些细节,可是通过一次次的接触,他在脑海中逐渐描摹出这个强大对手的形貌,他也开始转动脑子想着如何去对付他。
三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打球经历不是白费的,乔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