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没枪头 (5/6)
bsp;不过在更衣室,甘国阳依旧轻快幽默,和大伙儿说:“没事啊,今晚投不准不要紧,咱这是给下一场积攒人品呢。这叫守恒定律,正好下一场咱们打半决赛,三分爆发把对手抬走。”
换一般人说这样的话就是自大,这才半场,不过领先13分,就吹牛说下一场了?
但甘国阳不同,他这么说就是自信,也说明他对比赛的局面控制很有信心。
果不其然,下半场比赛刚一开始,甘国阳如法炮制,和上半场开局一样,开始疯狂进攻。
不同的是,他又换了手段,改为在低位接球,快速转身完成进攻。
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前摇,也没有什么繁琐脚步,就是利用臂展和身高优势,接球转身直接跳投。
3秒之内必出手,出手必见血,澳大利亚人的防守强度和NBA的单防相比,实在差了不少。
联防和包夹也起不到太大作用,甘国阳出手快,出手点高,难以干扰。
想要包夹成功,必须要在他启球前,这个时间窗口很短。
而且必须在甘国阳站位比较差的情况下,包夹才会有好的效果,逼迫他传球。
甘国阳十多年应对包夹防守的经验,细节上不说完美无缺,那也是臻于化境。
从站位开始,甘国阳就会精挑细选,先观察对手,再找准时机。
他脑子里像有全息图一般,在三秒区附近哪些位置容易被包夹,哪些位置接球怎么出手,已经形成肌肉记忆。
这是当初他从学习伯纳德-金的秘籍开始,一直到今天,练成的应对防守的最佳策略。
所以,面对重重防守阻碍,甘国阳总能找到缝隙,总是躲开那些防守陷阱,不至于陷入包夹重围最后尴尬乱传。
这些细节技巧,是他超越很多超级巨星的原因之一,在新的白银一代球员中,也只有科比学到了一部分。
FIBA的防线更加致密,但澳大利亚球员的防守能力不如NBA球员,所以甘国阳下半场好多球都是迎着防守强投。
看似强行,实际无视,接连命中,打得现场的澳洲球迷们都闭上了嘴巴。
良好的走位,搭配上今晚出色的手感,再加上为国征战的热情,甘国阳进入了无可阻挡的状态。
7分钟的时间里,中距离8中7,还有3次罚球,一波连续17分的得分狂潮,把整个体育馆三分之二的人给干沉默了。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队的士气给干没了,防不住,回头在进攻端你也应对不上。
一次反击都没有,次次阵地战,到最后只能在外面乱扔三分,结果越扔局面越崩。
到这个时候主场作战不再是优势,而是一种压力,家门口面对父老乡亲的巨大压力。
没有人能站出来力挽狂澜,盖茨、夏恩-希尔想利用个人能力拯救世界,吃了甘国阳两个大帽后也老实了。
36岁的王依旧是王,对这些非NBA球员而言,实力差距还是太大了。
虽然在下半场最后阶段,澳大利亚掀起了反扑,裁判也开始发力,给了好多次罚球机会。
但前面双方差距太大,澳大利亚只要有几次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