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支楞起来的马雷克 (4/5)
br /> 在上任军械总局局长之后,勒斯装模作样的整顿了账册,声称要追补亏空,检查所有军火供应商提供的军火的质量,然后找寻其中的不足,向这些军火供应商问责。
消息传开,军火供应商们泰然自若的接连拜访勒斯,半个月以后,勒斯就宣称军械总局的账目已平,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当前合作的军械供应商只有少数不合格,将会被问责。
但是考虑到军队在欧洲大陆对法战争的需求,军械总局仍会考量为士兵购置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秀的军火,因此很快也会开启下一轮军事采购。
然后,沃伦就把消息送到了华联,送给了马雷克,马雷克得知前因后果之后大喜过望,立刻求见赵学宁,把这个事情和赵学宁说了一下。
赵学宁得知和带英的军火贸易终于被撬开了一个口子,顿时感到十分惊喜,于是立刻指示国防部和外交部跟进这件事情,派人去伦敦参加军械总局的竞标,争取拿下一个大订单回来。
因为这个环节上上下下都有很多利益关系人,勒斯在上任之后没多久就和沃伦联手摆平了这件事情的上下游各方利益关系者,为华联向带英销售军火打了一个前哨战。
对于军械总局内部一部分工程师出身的技术官员提出的独立自主革新装备的需求,勒斯不屑一顾,并且给大家达成了一个“造不如买”的共识。
总而言之就是,买,我能搞到回扣,能吃得满嘴流油,好处大大的有。
而你们自己做,议会肯定死扣经费,还要审查经费去处,那我还怎么从议会要更多的钱?
开玩笑!
于是,在勒斯等人的推动之下,华联向带英出口军火成为了可能,带英内部与华联关系日益加深的利益集团更加壮大,开始影响到了带英的国策。
这是第一个重大的影响。
至于第二个重大的影响,那就是关于康沃利斯本人的影响。
康沃利斯在北美大陆战败之后被放逐到了印度,但一直以来都在期盼着通过军功可以重返伦敦。
他不甘心一直呆在印度,为此他竭尽全力,通过对马拉塔人的战争和对迈索尔人的战争,为带英在印度的霸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康沃利斯所发起的迈索尔战争,带英想要在印度地区成为实打实的霸主就还有那么一段距离,而在迈索尔战争胜利之后,带英在印度地区的霸权就渐渐不可动摇了。
康沃利斯原本认为他所立下的这些军功足以让他返回伦敦,包括他身边的那些部下也是这么认为的,当第三次迈索尔战争以胜利告终之后,康沃利斯便志得意满,不断地安排自己家族在伦敦的势力为自己奔走说项,看看能不能争取到返回伦敦的机会。
事实上这个机会也真的出现了,小皮特是真心想让康沃利斯回来帮他一把的。
奈何伦敦的保守主义势力太强,沃伦与勒斯背靠马雷克的强悍利益网络,拉拢了一大批不愿改变现状的人,让小皮特对军械方面的改革折戟沉沙。
如此,康沃利斯返回伦敦的希望就没有了,他所中意的那个职位也归属了勒斯,当康沃利斯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狂怒这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当时的感觉了。
他把自己入目所见所有能砸碎的东西都给砸碎了,至于砸不碎的东西,他也掏出了自己的配枪,朝着那些东西狠狠的开枪,试图以此平复自己愤怒的心情。
那一天,几乎所有康沃利斯的部下都不敢接近他,不敢和他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