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还不是个物理系外交官了?! (2/4)
; 华联有自己的商贸基本盘,大玩海上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放个屁都油裤裆,不需要和圣彼得堡搞商贸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圣彼得堡和带清搞边疆贸易是正儿八经能赚到很多钱的,这笔钱的数额还非常庞大,庞大到了能影响国策的地步。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土尔扈特之乱失败之后多次试图向带清发起军事进攻,都因为和带清的边疆贸易能赚取大量利益而被利益集团所劝阻。
和带清搞贸易赚来的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叶卡捷琳娜二世投入了西线战场上。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圣彼得堡之所以可以在欧洲多次发起战争,与奥斯曼帝国、波兰等国打的昏天黑地、不断取得胜利,来自东方贸易的巨额军费的支持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是华联北伐并且发动经济制裁之后,东方贸易线路直接断绝,帝国内部专门搞这一块儿的商人损失惨重,大量支出直接打了水漂,破产者比比皆是。
这年头能跨越那么远的距离和带清搞贸易的商人显然也不是什么白手起家的平头老百姓,基本上都是王公贵族的白手套,他们破产,就等于王公贵族们受损严重。
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意要发动战争、夺回伊尔库茨克.
她明知难度极大、甚至军事将领都不愿意去做,理智的大臣也纷纷劝阻,但是她就是一意孤行——
她也有她自己的苦衷,大量利益受损的王公贵族在她背后推动、施压,她多少有些无可奈何。
而这件事情又显著的影响到了哈萨克地区与圣彼得堡的贸易。
理由很简单,东方贸易断绝了,和华联的贸易无法开展了,愿意继续来做生意的沙俄商人当然就少了很多。
本来中亚汗国就不是什么富庶的国家,也不是什么富庶地区,游牧为主的几个汗国的社会生产力、人均购买力也极其有限,牲畜、羊毛、骨制品、皮货等等是主要商品,价值不算很大。
如果这层贸易没有华联那边的加入,那么沙俄商人的利润收益会骤降好几个档次。
这种情况下,哈萨克汗国的权贵们靠着之前的路子勉强维持现状还是可以的,但也就是勉强维持现状,指望他们分出一点什么来拯救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那纯粹是想多了。
自己都不够吃,还分给你们吃?
你们的脸咋那么大呢?
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求援计划彻底失败,浩罕国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功的希望,华联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大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所引发的全面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地缘政治的碰撞所带来的层层涟漪显著的影响到了中亚几个汗国的生存状态,直接让他们进入了危机模式。
正是所谓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中亚几个汗国进入危机生存模式之后,从上到下苦不堪言,成天内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纳尔布塔这位中亚小霸王更是差点成了中亚小王八,眼看着日子过不下去了,他甚至也已经决定要施展矛盾转移大法,把大家的愤怒全都转移到华联身上去。
就是因为这群人消灭了大清,所以才导致我们没有生意做,千错万错都是他们的错,不是我们自己的错,所以兄弟们,冲到东边去打秋风啊!
他们固然强大,但是我们都没有饭吃了!还管他强大与否?吃一口肉都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