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杰斐逊有些沮丧 (3/4)
的最大公约数。
注意,是最大公约数,而不是独一无二的选择。
可中华联邦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团体,这个领导团体的目的非常明确,组织严密,行动高效,每一步该怎么走,他们都有规划。
他们的领袖赵学宁极其精明能干,拥有相当强大的威望,足以震慑所有实力派,让大家都心甘情愿的承认他掌握最高权力,并且听从他的命令。
甚至能够在他的一力坚持下建立起了中华联邦共和国,而不是下一个大清帝国。
华盛顿有这个威望吗?
没有。
良久,杰斐逊苦笑出声。
“大总统先生,为什么您明明不是一个美国人,却能把我们看得那么透彻呢?”
赵学宁笑了笑,摇了摇头。
“您也不用感到奇怪,太阳底下从来都没有新鲜事儿,人类折腾来折腾去,能做出来的事情就那么多,能在美国发生的,也会在其他地方的某一个时刻发生。
很幸运的是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漫长,而且中国人又喜欢记述历史,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史书去找到与当下环境比较类似的历史时刻,这样多少能让我们有一点儿对事物的把控能力。”
“看起来我是应该学习中文,然后读一读中国的历史书。”
杰斐逊苦笑道:“那么大总统先生,对于美利坚的未来,您还是维持曾经的看法吗?”
赵学宁果断点头。
“没错,我的看法不会改变,当下的美国只是一个为了求取生存而临时弥合在一起的草台班子,一旦外部的威胁没有了,内部的矛盾会瞬间成为主要矛盾。
权力该由谁来掌管?国家该怎么发展?是向内还是向外?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决定会撕裂掉你们这个表面平静的政府。
届时不是通过一场战争决出一个真正有威望和权力的人来统治整个美国,结束你们的内部纠纷,就是通过向外扩张,转移矛盾,填饱大家的肚子,好让矛盾的爆发迟缓一些。”
杰斐逊无话可说了。
看来赵学宁并不会因为杰斐逊的出使就改变他对美国的看法。
这样一位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甚至是世界级领袖对于一个新生的小国提出了这样并不太看好的意见,对于小国的领导人来说,还是有着比较大的打击感的。
所以杰斐逊有些沮丧。
他倒是不敢对赵学宁有什么意见,赵学宁和他创建的中华联邦在这个世界上有非常高的地位,美利坚与之相比,只是一只小蚂蚁。
或许是看出了杰斐逊受到了打击,赵学宁笑了笑,想着要不要安抚一下杰斐逊。
于是他拍了拍杰斐逊的肩膀。
“虽然说美利坚的道路并不安稳,以后肯定也会有所波折,不过我觉得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你们为了生存能做那么多的事情,我想美利坚一定不会那么轻易就被倾覆掉。
而且我对你的主张还是挺看好的,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农业,只有把粮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这个国家才能生存下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