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23 (2/4)
三也一度成为了家属院的反面教材,每次教育家里孩子脚踏实地的时候,总会将自家老三给拖出来做个对比。
这今天好话一篓子,这是咋了。
很快,就有人为宋父解了疑惑。
“老宋,你家老三买车了,四个轮的,这是我们家属院第一个买车的吧,你可享福了。”一辆车就要好几万呢。
“对咯,老宋,啥时候也让我们坐坐你家老三的车呗。”
宋父明白了,感情是大家知道他家老三又挣钱了啊。
一句又一句恭维话扑面而来,宋父也含笑谦虚起来,“没有,没有,我家老三也就是脑袋灵光了一点儿...”
只字不提坐车的事儿。
“你们一家子真就靠你家老三起来咯。”
宋父听到这话,十分赞同的点头,那可不是,家里几个现在真的是靠老三立起来了。
制造厂的生意好,订单多,几个兄弟姐妹工资高,分红也多。
不仅如此,老家那边的大小媳妇儿也靠着这制造厂赚了钱,听说好几家都起了砖房。
年初,家里几个孩子都在外面买了房,老大和老二都搬出去了。
现在家里住着老三老四还有老五,外加他们老两口。
日子顺心,生活方面饮食也好,他感觉自己也都年轻了好几岁。
当初那个老道士的话还真的没有说错,老三真的让他们宋家换了天地。
这边,宋沛年已经带着宋母还有几个孩子绕着德安市转了好几圈了,除开他这个司机,所有人的热情丝毫不减。
宋母额前的碎发被吹的乱飞,满脸兴奋,“你这车买得好。”
以前哪敢想啊,自家能有小轿车,几个儿女都在她和老头子身边安了家。
宋沛年握着方向盘,嘴角含笑,“娘你当初不是说我败家吗,花几万买个铁疙瘩。”
宋母当然不承认自己说过这话了,直接含糊转移话题,“你一会儿去厂里,还是回家?”
宋沛年想起厂里那一摊子的事儿,说道,“还是去厂里吧,我看看他们做的模具怎么样了。”
塑料厂年前的时候就开始制造塑料发夹,颜色鲜艳,价格比起手工的那些发夹,便宜了不少,很得年轻小姑娘的喜欢。
过后又生产了多种色彩的发箍,还有黑色的发箍,一类直接出售,一类又给了制造厂那边进行深加工,供货给百货大楼。
发箍发夹这些都是塑料厂生产过后,直接拿给了制造厂,由着那边出售,虽然分出去了一部分利润,但是给塑料厂省下了不少的事儿。
现在塑料厂盆桶那些生活用品还有发夹发箍那些都已经步入了正轨,后续的任务是继续扩大市场,这就是销售科的任务了。
宋沛年则忙着扩大生产线,研发新的产品。
现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再一个计划生育的实行,一对夫妻只能要一个孩子,孩子也变得宝贵起来。
所以,宋沛年打算开辟玩具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