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灯记·民国廿六年》 (2/2)
换源:
nbsp; 第四章烽火稚心
谷雨过后,慎之忽携七岁幼子瑞哥儿登门。小儿紧抱铁皮机器人,问安如背台词。黛欲递杏花楼月饼,孩儿眼不离玩偶;明远说大世界哈哈镜,瑞哥儿只嗯啊应答。一老一少对坐客堂间,竟似晨星暮云。
“不如养个活物。”明远见弄堂野猫衔崽,忽生妙计。三人遂往城隍庙畜市,瑞哥儿初见跛足幼犬,竟弃机器人奔去。小犬舔其掌心,孩儿笑露豁牙:“叫它来福可好?”是夜,瑞哥儿搂狗卧于黛榻脚,鼾声细如蚕食。
明远翻出尘封皮影箱,瑞哥儿教二老玩美国积木。最妙是铺火车轨道,彩木占满打蜡地板,老翁佯装拼错,童儿急得跳脚:“公公笨!要过铁桥呀!”黛在灶间烘蛋糕,听笑声穿板壁而来,打蛋手势愈发轻快。
第五章乱世同舟
端阳前,慎之忽遣汽车来接。原来族老见小报花边,言“遗孀岂容男子出入”。黛临行塞与明远一物,竟是半截派克笔杆:“墨囊未干,人终须归。”
独居首夜,明远对空榻难眠。子时忽闻叩窗,见黛立月下如姑射仙人:“吾与族长言,要搬去徐家汇修道院。”实则赁屋在隔街,阳台恰与明远书房相对。自此每夜戌时,两窗各悬美孚灯为号,长绳系竹篮传送食盒。
某篮中藏黛穿学士服小照,背面新题:“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明远以红墨水续写:“结尽烽火岁,终成连理枝。”忽有童谣随风来,竟是瑞哥儿携来福隔街唱:“月亮爷爷,割块云彩,给公公婆婆做衣裳...”
今岁七夕,慎之亲迎二老归宗祠。族谱新添朱笔:“文氏黛,幼通西学,长守贞静,年七十归宗。”黛抚册泪笑:“活过大半生,倒从娘家出次洋阁。”是夜新房里红烛高烧,明远忽从行李箱底取出婚书——正是亡妻所言壁炉藏物,钢笔字迹如新:
“两心相印,一世同盟,愿卿卿与我,共渡劫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