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 (3/4)
一想后还是决定趁着这机会把关于香烟和红包的疑问提了出来。
“哦,你是第一次,不清楚也正常。拆迁公司刚刚给的这个红包是通讯费,是拆迁过程中我们跟他们拆迁人员进行工作沟通的通讯补贴,香烟是给我们晚上加班时候抽的。你不抽烟就自己把香烟收好。这些通讯费和香烟都是惯例,连标准都是早就规定好的,是乡里在跟拆迁公司签订拆迁协议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的。这是全区都统一的事情,只是各个乡、街道的标准因为工程标的额的不同而有一点差异罢了。”
苏牧在很久之后才知道秦海涛刚刚口中说的那一点差异究竟有多大,如果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区所属经济开发区的拆迁工作,每一个拆迁工作人员受到的通讯费甚至是他们的数倍,也因此让所有人都羡慕开发区的那些拆迁工作人员,并感慨所处平台的重要性,偶尔那边因工作量太大而需要向这边乡里借调人员过去协助拆迁时,那可是能让不少人抢着去的。但这时的苏牧听了之后也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没再多言语。
午饭很简单,每桌十人,每桌就八个菜,而且都是用钢盆装的,菜式都是家常菜,分量能够保证十个大汉吃饱,但是不管好;不管你是领导还是打杂的,不管你是拆迁公司的职员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只要坐满十人就发筷子吃饭,大家都是一样的饭食,不过大家基本都是以工作组为小团队坐在一起的。
“小苏,我们走吧,去那五户人家看看去,每家每户都早知道要拆迁了,家里应该都会有人在的,至少老人们应该是在家的,我们先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了解他们的态度。”吃过午饭后,在苏牧以为会午休一会时,秦海涛就对苏牧说道,然后带着苏牧就往那五户人家而去。
苏牧跟在秦海涛后面对组内的拆迁户一家家的拜访过去,很快就发现这五家之间在地域上都是临近的,不过每家的经济状况却大不相同。经济最好的一家,不说房屋的构造及装修乃至院子里那个钢筋混泥土构造的养鱼池了,仅仅是院子的围墙都是用了铝合金做的栅栏;而五家中最穷的反而是村书记的叔叔婶婶家,场地连个围墙都没有,房屋也只是一层的砖混结构的房屋,不像其他四家都是所谓框架结构的小楼。
秦海涛作为该村的老书记,显然跟这五户的关系都挺好,跟好几个老人都是称兄道弟的,甚至还跟经济最好的那户人家的男主人一起坐下来喝了数杯这家农户自制的具有本地特色的花露烧。
花露烧是一种用高度白酒和蜂蜜作为基本原料调配出来的本地特色的甜口味白酒,在调配时还会根据主人自己的口味添加不少的辅助配料,甚至有些人还喜欢用劣质的高度白酒作为原料增强它的酒精度,这酒是入口甘甜,下肚爽快,但是后劲极大,饮酒后要是再被风吹一下那更是能让饮酒者断片。苏牧刚来这边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曾经就被这酒一杯放倒了,现在已经知道这酒了,所以不管主人家再怎么劝,苏牧都笑着拒绝了,根本不敢喝一口,只是一边剥花生吃,一边听着他们边喝边聊着这次拆迁。
苏牧听着两个人聊天,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两个人闲聊的水太深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对于村干部而言,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是在工作,只是工作方式存在不同而已,比如现在这喝酒,要是被纪委的人查了,肯定说秦海涛在工作时间违规违纪跟群众一起喝酒,但实际上这两人基本就是围绕着本次拆迁在进行看似的闲聊。秦海涛一直在说着这次拆迁的政策多好、补偿标准多高、拆迁早的还能够拿连排别墅等好处这些来给男主人做思想工作;而那个男主人则在说着自己对这老宅有多么深的情感、自己为了建造这幢房屋有多不容易、建设过程中吃了多少苦、家里现在住这里的多舒服以及自己对老物件比如院子中的那棵树多有感情,当然最后也表示自己理解拆迁是乡里发展的需要,自己一定会支持的,但是也希望老书记能在拆迁多帮忙。
苏牧听着两个人的话语,慢慢的就感觉嘴巴里的花生没有味道了,甚至忍不住都想要叹一口气了。苏牧现在就一个感觉:这两个人果然都是人老成精了,要是自己代入其中,恐怕自己早就被任何一个人带偏了。苏牧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人生果然如戏啊,一切都要靠演啊,听听两人的聊天,感觉温情脉脉的,跟老友聊天基本无差异,但是实际上却是赤裸裸的围绕着冰冷的利益展开的,甚至连情感都是一种利益博弈的筹码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