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一点点,也是巨大进展! (4/5)
bsp; “又或者,根本不是引力飞行器。”
同时,也有一大堆相信的声音。
国内外舆论顿时从‘引力飞行器再度出现’,转到了‘低温核聚变’技术上。
大型新闻发布会也受到了影响。
有国外记者直接问及引力飞行器的问题,问及到舆论中心的视频问题,甚至直接问是否掌握了低温核聚变控制技术。
新闻官的说法是,“我们也希望能掌握你们所说的高端技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完美的能源技术……”
“但是,我们暂时没有收到相关技术突破的信息。”
一项技术研究出来以后,当然不能直接曝出去,外界讨论归讨论,但没有人能确定下来。
实际上,老师们已经针对曝光问题做过讨论了。
孟志林团队的研究不能停,后续还会进行飞行测试。
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的研究人员,要设计全新的飞行器,也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持,飞行测试也是必须的。
只要不断进行飞行测试,完全保密根本无从谈起。
一次测试画面爆出去,就被猜到是引力飞行器,猜到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作为能源装置。
多次?
那就不是猜测,而是确定下来了。
现在就是能拖就拖,拖不了再公布消息也没什么。
舆论并没有影响到张硕。
张硕依旧安稳的待在源点论研究中心,每天都很耐心的在做理论研究。
伴随着混乱力场的实验次数增多,基础数据积累量也变得庞大,也给了理论研究很多支持。
有数据,就是进行分析;有分析就能支持理论的展开。
张硕研究的重心是‘弱力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而伴随着S级任务进度不断提升,他再次实现了理论上的跨越。
有一点,已经被肯定了。
“弱力,能够对其他三大类的作用进行干扰。”
“不只是干扰,也可能有促进作用,并会大大影响实验结果。”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如何控制影响,或者说,弱化弱力在实验中的作用呢?”
其研究基础就要构建数学体系,解析弱力和其他三大力产生关联的特性了。
如果能完成弱力和其他力之间关联特性的解析,就可以着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首先,当然是混乱力场实验,并研究弱力关联的基础力——强力。
弱力和强力的关联,研究相对最容易,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提升S级任务进度,就能有很大的收获。
S级任务,研究的是‘混乱力场实验波动偏差原理’。
波动偏差,大部分都是弱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