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那会是电影中的巨大堡垒! (3/5)
nbsp;威尔逊确实也对得起年少成名,他才三十多岁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参与最核心的托卡马克核反应堆项目,并成为项目的核心研究员。
他还获得过核物理领域的奖项。
年少成名的科学家,总是容易吸引关注,媒体舆论也喜欢这样的主角,顿时有一大堆的记者赶过来采访威尔逊。
威尔逊接受了采访,但他的表态和丹尼斯-怀特不同,相对来说更保守一些。
“低温核聚变,确实是我提出的想法。”
“到目前,还只是想法而已,具体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至于丹尼斯说的技术实现方法,我还没有研究到那一步,也许他是对的,但也许,只是想象而已……”
威尔逊对怀特说的‘技术原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否定,但他的否定对公众舆论没什么效果。
普通人并不关心技术原理,他们感兴趣的是威尔逊非常年轻,并大胆的提出了一种新技术,还被知名学者认可。
好多人讨论都期待威尔逊后续的研究,希望他能够在新的技术方向大放光彩。
公众舆论大多都是赞扬和期待的声音。
国际核物理领域的观点截然相反,尤其是专业从事核聚变研究的学者,就更是对威尔逊的观点嗤之以鼻。
他们和丹尼斯-怀特的想法类似,他们认为核聚变的自发反应,只存在于一亿摄氏度以上环境,根本不可能在低温下进行。
这是已经刻印在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常识。
哪怕是添加了新物理的因素,也不可能出现违背常识的情况。
“新物理确实很厉害,但它无法影响到核聚变。”
“至少到目前,新物理所谓的强力转化,也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原子核核力拆分也许是另一种反应。”
“除了掌握技术的团队外,没人知道具体情况。”
“电磁干涉让氘、氚元素产生强力,再促进元素自身发生核聚变反应?这实在太荒谬了!”
“托卡马克装置本来就施加了强大的磁场控制,但从未有实验检测出核聚变低温下具有持续性……”
一大堆的核聚变专家站出来抨击。
换做是原来的环境下,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忙着做研究,有个违背常识的技术观点提出多数也不会直接进行否定甚至抨击。
有些人大概会不屑一笑,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现在的环境就不一样了。
国际上大多数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的研究都暂停了,相关的专家学者不能说丢掉了工作,但实验经费肯定是没有了,研究也进行不下去,自然就变得很清闲。
他们的工作时间,都是喝茶、看报,有心情时也会伤春悲秋,回忆一下过往的辉煌。
顺带,感慨自身境遇……
现在发现有人提出违背常识的技术,就好像给了他们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丹尼尔-怀特的团队就成了被抨击的对象,泰勒-威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