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提前预定的院士,公开课! (4/5)
再包括其他新物理研究上,和天文学的结合才刚刚起,我看国外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有一些很精彩的论述,解决了天文学上的一些问题。”
“但在天文学领域,有很多未破解的问题,其他领域也是这样。”
“我希望大家能听到这堂课,对于源点物理、新物理方向有个了解,能够帮助大家找到未来的方向……”
课程,到此结束。
在众人的注视中,张硕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走出了教室。
他离开以后,教室顿时变得一片嘈杂,好多人都忍不住大声讨论起来。
“听听刚才张硕教授说什么?引力技术强度对比的是宇宙……”
“现在就制造超出地球引力的强度,以后是不是能制造出黑洞引力一般的强度?”
“黑洞也有大小。”
“我当然指的是银河系中间的黑洞!”
“那不是无敌了?造个飞船开到木星,直接把木星给吸收了?”
“……”
“这个课太精彩了,我听懂了大部分,看来还是针对学生的。”
“好多难懂的数学都没讲,都跳过了、太复杂。”
“也没意义,感兴趣直接去看论文就好了。”
“……”
“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写论文,什么内容容易发表了。”
“怎么写?”
“天文物理和源点论相结合!张硕教授不是说了么,天文物理和新物理结合的研究很少。”
“把两者相结合,然后针对一个天文问题胡编乱造的写,只要多一些设定,让底层数学逻辑没有大的漏洞,谁也不能说研究是错的!”
“源点物理被全世界重视,这样的论文很容易发表!”
“……”
这个想法被很多天文物理、理论物理以及基础数学方向的博士生认可,有些教授、副教授都觉得很有意思。
听课的收获很大,讲课的收获也很大。
张硕走出教室以后,还是先去了高院楼的办公室,他独自安静的待了好一会儿,脑子里一直都在想一个问题。
基础力关系模型的丰富,主要依靠的是四大力之间的理论关联。
现在的研究还很少,比如,电磁力与引力的理论关联,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弄清两者之间的关联,只是理清电磁力到引力的问题,是一种力到力单向关联的研究。
反过来,引力到电磁力,就没有任何头绪了。
基础力关联的研究是非常庞大的,每一种关联要研究透彻都不容易,必须有丰富的基础,并且做非常复杂的研究。
所以牵扯到和理论相关的研究,不仅仅要完成研究任务,研究过程也是很重要的。
当源点物理逐渐丰富起来,各项研究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多,实验也能发现很多密切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