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以职位担保,结论没有任何问题! (4/5)
在反导导弹实验问题上,国际上有两个说法,舆论上有人认为是假的,实验本身就是欺骗导弹内部,装有大量的化学物品,才会到太空中产生大量的烟雾。
第二个就是新式的反导武器,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上级部门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他们想不到连续做两个欺骗式的实验有什么意义。
恐吓?
如果想到的恐吓,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射一枚洲际导弹,展示航母技术或高端的五代战机不是更好?
所以压力就给到了乔希-阿博特,上级部门希望他的团队能够找到反导技术相关的蛛丝马迹。
问题是,找不到。
乔希-阿博特感觉自己十几年来都没有这么忙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是不断的查看图片以及数据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和所谓‘反导’相关的信息。
他和下属几十个人都在不断的找信息,可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
即便偶尔会发现一些要注意的数据,但后来仔细研究都证明根本和导弹没有任何关系。
信息找不到,让上级部门不满意,同时想想也很可怕。
对方可是掌握了一种无法检测到的反导技术,而且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技术。
具体有什么威力?
拦截范围有多大、精准度有多高?覆盖范围有多广?
这些都是问题。
只有了解具体的信息才能想办法去应对,没有任何信息就很可怕了。
比如,洲际导弹会不会被拦截?
比如,战斗机起飞后,会不会非常不安全?连五百公里高、速度几马赫的导弹都能拦截,战斗机……
感觉就是送的啊!
在事情发生了以后,正在太平洋西侧巡航的航母都马上开远了500海里。
军方主要是担心航母上的战机。
当战机训练时飞的过高,比如,打到了一万米高空,会不会被作为‘实验目标’进行打击?
到时候,连检测都检测不到,会不会以为是战斗机发生故障?
等等。
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有寻找信息的压力都放在了乔希-阿博特身上。
乔希-阿博特很清楚,若是找不到相关信息,后续再发生什么问题,比如,存在反导导弹,他的职位可能就保不住了。
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乔希-阿博特的团队没找到,与之合作的欧洲监测中心也没有找到。
他们开了好几次会进行讨论,都认为舆论上的分析可能是正确的。
这也许就是恐吓性实验,又或者是研究什么导弹内部的技术,总之,根本就不是反导实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