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被弹劾 (2/3)
br />
“你莫要小瞧我,如今我在孟家是极有地位的,连我爹也要对我礼让三分。”
孟永长道:“我孟家虽只是商贾,然家中银子多,总能找到人为你求情。”
陈砚摇摇头,颇为郑重对孟永长道:“此事绝不是孟家所能左右,永长兄切莫牵扯其中,愚弟已有对策。”
孟永长对陈砚更是敬佩万分。
才得知此事,陈砚竟就有了对策,实非常人可比。
孟永长是看着陈砚从高家的一次次打压中脱困,并不怀疑陈砚是为了安抚他才说此话。
他顿了下,从腰间解下一个有些扁的钱袋递给陈砚,道:“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你将这些拿去打点,不够再与我说。”
陈砚颇为感慨道:“我今日方知有位财主友人是如何幸运。”
一来就给他送钱,不用打开他就知里面必定不少。
孟永长却道:“你却不知有个连中三元的友人是如何幸运,我能彻底将继母赶出孟家的生意,全仰赖阿砚你,不知阿砚你有何办法救族人?”
陈砚深吸口气,将心口的郁气尽数压下:“此法若说出来便要坏事,你且看着吧。”
不知陈老虎是否到了平兴县,又能否逃过高家和府衙的围捕。
自这一晚起,陈砚的心提了起来。
又等了两日,终于有御史弹劾他族人贩卖私盐一事。
随着焦志行辞官,一众清流接连下马,京中人早已习惯了这私盐案带来的影响,也并不像一开始那般滔滔不绝。
直到“三元公陈砚”也涉及其中,京都士林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与朝中落马的三品以上大员们相比,从六品修撰实在算不得什么大官。
哪怕是所谓“储相”,那也是要熬上二三十年方才有可能熬出头。
虽清贵,与那些重臣们相比实在没什么权势。
可陈砚在士林中的影响是远远高过那些朝中重臣的。
作为本朝第一个三元公,自是受到天下士子敬仰,并将其视为楷模。
又加之三元公不惧强权,一次次为东阳府士子出头对抗高家,正是威望极高时,突然出此事,自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唾骂三元公竟是如此奸佞之人,令人不齿。
当然,也有不少三元公的追随者维护。
“三元公今年方才入朝为翰林,前途无量,怎可能为了私盐毁了自己的前程!”
“三元公在朝堂毫无根基,如何敢贩卖私盐?怕不是那高家栽赃陷害。”
一说起高家,众士子就想起高家当初左右县试府试之事,立刻就信了几分。
镇江在京城的士子们更是愤愤不平:“高家一次次对陈三元动手,若陈三元族人真敢做此事,早就被高家拿住把柄打压三元公了,如何还能等到如今?”
“必定是高家趁着打压贩卖私盐的机会诬陷打压陈三元。若连三元公都能轻易被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