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20章: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上头了!(共两章) (3/6)
这意味着,最起码,充满电标准工况需要达到400公里,才能达到要求。
“我希望,在一年以后,看到第一款三元锂电池纯电车的问世!”
“适者生存,我们高瓴一定要做逆流而上的领航者!”
用处最大的,也就是手机上的锂电池了。
其他兄弟公司,对于他们的冷嘲热讽,说他们是寄生在高瓴体系下的寄生虫。
现在还管它难不难的,先做了再说。
那这种情况下,里程焦虑岂不是要爆棚!
这还算,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标准工况时间缩短呢。
“如果事实变成这样,我在这里,就将告诉大家,高瓴电池,一定会被我解散掉!”
【第220章】
高瓴车辆那边,可是有好几款车辆产品研发出来,出一款新车,那绝对是轻松加愉快!
在短暂的对视了一眼之后。
“你们想不想一起前行!”
“我们会在未来三年之内,陆续投入超过20个亿,聚焦于三元锂电池的研发之上!”
能量密度连后世的1\/2都不到,同样体积之下,一辆B级别车,充满电标准工况只能行到200公里。
三年时间,20個亿!
而且,现在还有一部分是新入职的员工,这部分员工,肯定是无法拿到平均水平的奖金的。
但是,由于对未来世界电池的了解,还有道途听的一些偶然的专业名词,还是连蒙带猜,让高瓴电池终于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研发出来了镍钴锰氧化物,这种走在正确道路的正极材料,这种氧化物,是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较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更高的关键。
可能一年,也可能更久!
在一旁的王世充,也是不由自主地咽下一口口水。
“有信心!!!”众核心员工们亦是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大声喊道。
“请记住,这里不是大学,也不是温暖的家!”
但是发展最慢的,就是这高瓴电池。
高怀钧只是用了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将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进行了下发。
这已经达到了,不给他们压担子,他们就迷失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的程度。
这延期多久,大家伙可心里没底。
这落地难度,也实在是太大了!
这不仅仅是迅速地扩招现在的员工,而且还要熬无数个夜,才有一丝丝落地的可能。
试不对,那怎么玩都不行!
“社会是残酷的,高瓴在面对这种竞争的时候,我同样需要你们认真面对。”
“卧槽,老板大气!”
在听到了‘闭嘴’两个字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