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28章:大人,时代是真的变了!(共两章) (4/5)
旦成熟,就可以对外输出,掌握新能源车的话语权。
而现在伏特是看出了这个产业链的价值,希望能够主动融入到这个产业链之中。
而现在,高瓴车辆,如果能够让出部分的利益给它,那它就可以从北美市场开始做起,再回归到全世界。
“你要走出对外扩张的道路了?”唐莹突然睁大眼睛看着高怀钧,好像不认识他一般。
只在国内防守,高怀钧是说不出刚才的那番话的!
高瓴只不过是一家成立了五年的公司啊!
不管是在哪里,都是小弟弟一级的存在。
高怀钧,他怎么敢?
“对外扩张,迟早是要做的!只不过现在只是开胃菜,真正的主菜,还没有到合适上桌的地步而已。”高怀钧脸色有些变幻,笑着回答道。
高瓴现在的很多动作,其实也是明牌!
简单来说就是把核心部件掌握在手上之后,又有拳头产品,那以后在海外建厂,就会出现燃油车时代在华国出现的合资厂一样。
而精华部分在华国车企手上,国外就负责组装可以了。
简单地说,就是和高怀钧后世的比亚帝公司一样。
不管是乌兹分公司,还是太国分公司,都是从华国直接购买零部件,只不过是在当地组装而已。
现在高瓴搞的标准化,其实就是为了向这个方向前进而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个世界的变化,其实真的非常快!
高瓴这回真的是要给欧洲扒皮了,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一旦被抢了,高端就业岗位就少了,网上整天讨论的什么欧洲不卷,德意志人不读大学也过得舒服之所以被时不时念叨,其实就是因为德意志那边只有8000多万人而已。
有很多高端的制造业岗位,岗位需求比人才还多或者相当的情况下,你即使不那么拼也可以做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虽然这部分高端岗位抢过来塞牙缝都不够,但总好过没有。
以前岛国在1990年后在鼎盛时期也是如此,一个大学毕业生被几家名企抢着要。
就是因为产业强了,年轻人才有路子,不然你把卷子写出火了都不好使。
现在不管是在搞高瓴科技,还是在搞高瓴车辆,其实都是在为这个方向所服务的!
而这一切,核心点其实就是在做铺垫。
现在高瓴已经在上市的关卡期,这个所谓的概念,需要炒作起来!
关于IPO,高怀钧其实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节奏。
现阶段整个高瓴的用户数,产品影响力,还是销售数据,都是在稳定,甚至可以说是爆发性增长之中。
公司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评估,其实和影响发展的缺钱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上市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现在已经是2013年左右的时间点了。
这个世界,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