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孤城独守,薪火未熄 (2/3)
上泪痕交错,一片狼藉,但那双深陷的眼窝里,翻涌的绝望被一种近乎冷酷的坚韧强行压下。她伸出手,用袖子胡乱地擦去脸上的泪水,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她不能倒下。她是黄玉卿。是萧劲衍的妻子,是朔北的护国夫人,是孩子们的母亲,是这片土地上无数人的依靠。她倒下了,朔北的天,就塌了一半。
她扶着棺椁,挣扎着站起身。双腿因长时间跪坐而麻木刺痛,她踉跄了一下,却又立刻稳住身形。她走到案几旁,端起那碗早已冰冷的清粥,没有丝毫犹豫,一饮而尽。冰冷的粥液滑过喉咙,带着苦涩,却也带来一丝支撑她站下去的力量。
就在这时,灵堂外传来急促而压抑的脚步声。门被推开,萧明轩、念安、念北三人走了进来。他们同样一身重孝,脸上带着浓重的哀戚和疲惫。尤其是萧明轩,作为新继位的朔北王,短短三日,他仿佛苍老了十岁,眼下的乌青深重,眼神却异常沉静锐利。
“母亲。”三人齐齐跪下,声音低沉。
黄玉卿看着他们,看着孩子们脸上同样刻骨的悲痛和强撑的坚强,心中那点残余的脆弱瞬间被彻底碾碎。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声音恢复了那种惯有的、带着威严的平静,只是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起来吧。都三日了,朔北不能一日无主,政务不能一日废弛。明轩,你随我来书房。念安,西域都护府那边,可有什么急报?念北,商队和钱庄的运转,可有异常?”
她条理清晰地分配着任务,仿佛只是在处理寻常公务,而非刚刚经历丧夫之痛。这份在巨大悲痛中展现出的惊人理智与担当,让三个子女心头一震,既心疼又肃然起敬。
“母亲,您……”萧明轩看着母亲枯槁的面容,欲言又止。
“我无事。”黄玉卿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你父亲走了,朔北的担子,落在我们肩上。哀伤留到夜里,白日里,我们都要做该做的事。明轩,随我来。”
她率先转身,步履虽然有些虚浮,却异常坚定地走向书房。萧明轩、念安、念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默默跟上。
书房内,烛火通明。萧劲衍的书案依旧整洁,只是那方他常用的端砚和那枚旧扳指,此刻显得格外刺眼。黄玉卿走到书案后,没有坐下,而是背对着子女,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物件,最终落在书案下方那个上了锁的暗格上。
“明轩,”她开口,声音平稳,“你父亲走前,曾与我提及老将军的旧案。如今,时机已到。此事,需由你出面,联合刑部,彻查到底,还老将军一个公道,也还萧家一个清白。证据,在我这里。”
她说着,走到暗格前,取出钥匙,打开。从里面拿出那叠用油纸包裹的信件和那张关键的纸条,递给萧明轩。
萧明轩接过,目光扫过纸条上那几个熟悉又刺眼的名字,眼中瞬间燃起冰冷的火焰:“母亲放心!孩儿定当倾尽全力,将这蛀伏多年的毒瘤连根拔起!”
“好。”黄玉卿点点头,目光转向念安,“念安,你父亲生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边防。罗刹国虽败,但狼子野心未死。西域都护府需加强戒备,同时与归附部落的关系要稳固。你即刻传令下去,加强巡逻,密切注视罗刹国动向,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
“是,母亲!”念安肃然领命。
“念北,”黄玉卿看向最疼爱的孙女,目光柔和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凝重,“朔北的根基,在民生,在商贸。你父亲走后,朝堂上必然有风言风语,甚至可能有人借机发难。钱庄和商会,是朔北的命脉,务必稳住。同时,‘朔北实业集团’的运转不能停,尤其是工坊那边,火器相关的生产要绝对保密,人员要严格甄别。你……可还撑得住?”
念北挺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