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声西击东(十三) (2/3)
bsp; 这艘潜艇是盟军大举援助婆罗洲的开始。
接下来,每天都有一艘潜艇在沙巴的沿海城镇靠岸。
有时候是斗湖,有时候是仙本那,也有的是古达。
因为日军的海军舰队大部分已经撤走,所以盟军的这些潜艇并没有面临太大的威胁。
不过日军这边也发现了不对。
因为打了快十天的仗,发现义勇军越打战斗力越强。
很简单,因为义勇军这边也集结了不少军队。
在沙巴这边,义勇军一共集结了8个步兵团、1个警备团、1个炮兵团,还有3个临时组建的补充团,总兵力超过两万人。
就拿斗湖这里来说,除了原本驻扎在这里的警备团一个连外,在这几天内就武装起来近千人的民兵。
虽然大部分人没有枪,但阵仗却是不小。
而在山打根这边,就更夸张了。
有着三个步兵团、一个警备团、两个补充团、一个炮兵营,外加数千人的民兵。
仅仅是山打根城里就有一个步兵团、一个警备营、一个补充团和一千多人的民兵。
至于武器弹药,山打根并不缺,因为这里本就囤积着不少武器弹药。
这样一来,日军自然就越打越吃力,尤其是在海军的舰队主力撤走后。
。。。。。。
山打根东边的巴哈拉岛上,日军守田支队的指挥部就设立在这里。
守田支队以日军第32师团211联队为主组成,外加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工兵大队,总兵力接近六千人。
而此时在巴哈拉岛的日军有着上千人。
包括211联队的联队部、一个炮兵大队、工兵大队一部、运输中队、弹药小队、通信中队等。
至于211联队本身的炮兵中队则是配备了下面的大队。
之所以把指挥部等放在巴哈拉岛,主要是这里与山打根城区只隔了一两公里的海面,但义勇军却威胁不到日军。
除此之外,就是炮兵大队的阵地放在这里,其装备的12门75mm野炮可以覆盖整个山打根城区,并且支援下面步兵大队的作战。
只不过作为守田支队的指挥官守田义辉大佐的神情并不轻松,因为差不多十天的战斗下来,他的支队并未攻下山打根。
在婆罗洲守备军口中的华人游击队似乎战斗意志很顽强,而且装备还很好。
守田义辉最初的战术是以两个步兵大队从山打根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登陆,然后迂回包抄山打根并切断其守军的退路。
这个战术一开始是很成功的。
根本就没怎么费力就完成了迂回包抄。
接下来,日军就对山打根城区发起了进攻。
然后就不是很顺利了。
虽然他们几度攻入城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