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皇权下乡补贴1629 (2/6)
bsp;一个又一个村庄,一片又一片田野,都因这同一个消息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骚动。
名为“希望”的情绪如同燎原的野火在广袤的苏州府大地上疯狂蔓延。
那是被压抑了数百年,被剥削了无数代的怨气与期盼,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老天爷开眼了!”
“皇帝圣明啊!”
压抑的哭声变成了放肆的呐喊。
喜悦是如此陌生,以至于许多人只能通过最原始的嚎哭和叩头来表达。
皇权如天,第一次未假手于州府、未借道于士绅,而是如利剑出鞘,直指根本,锋芒毕露地剖开了江南盘根错节的肌理。
天子这一次竟是要撇开冠盖满堂的官绅,直接对那些田间垄上的黔首说话了!
这怎么玩?这还怎么玩?!
告示牌上的每一个字,都化作了最恶毒的诅咒,钻进每一个士绅的心里。
尤其是最后那条“首犯凌迟,三族连坐”的酷烈刑罚更是像一桶冰水,从他们天灵盖浇到脚后跟,浇灭了他们心中刚刚燃起的任何一丝侥幸!
……
“皇庄雇农报名点”在苏州下辖的每个县城外、每个大镇的集市上都搭建起了十几个巨大的草棚。
消息早已如插上了翅膀,传遍了三乡八野。
天还没亮,通往各报名点的各条小路上便挤满了从十里八乡涌来的人潮。
他们扶老携幼,面带菜色,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一簇炙热的火焰。
吴江县的报名点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佃户被人群推搡着来到了桌前。
他太过激动,双腿一软便跪了下去,浑浊的老泪纵横交错。
“老……老人家,起来说话。”负责登记的年轻锦衣卫有些不适应,但还是沉声说道。
“军爷,军爷啊!”老人磕着头,声音嘶哑,“小老儿叫张阿大,给城西的李家种了一辈子的田。俺爹是,俺爷爷也是……一年到头,交了租子,全家就只能喝稀的。去年冬天,俺的小孙女就是活活饿死的啊!”
说到伤心处,老人捶胸顿足,泣不成声。
锦衣卫耐心地听着,拿起毛笔,在登记册上写下了他的名字,然后抬起,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道:“张阿大,从今天起,你按了手印,就是大明皇帝的雇农。你不再是李家的奴,你只听皇帝的。以后好好干活,凭力气吃饭,没人敢再欺负你。”
老人猛地抬起头,呆呆地看着锦衣卫,仿佛在听神谕。
他颤抖着伸出手,在那鲜红的印泥上按了一下,然后重重地印在了自己的名字旁。
做完这一切,老人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那哭声里有解脱有委屈,有新生!
老人趴在地上,朝着苏州城的方向,砰砰砰地磕着响头。
这一幕,在昆山,在常熟,在每一个报名点前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着。
它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那些躲在远处偷看的乡绅管家们的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