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这笔账,朕来认 (2/4)
这道空前绝后的权柄。凡涉火器研发、制造、试射一应事宜,你可先斩后奏!任何部门,任何官员,敢以任何理由阻挠、拖延者,你可持朕的信剑,先斩后奏!”
孙元化直愣当场。
他再也无法安坐,猛地从锦墩上滑落,双膝跪地,以头抢地,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嘶哑、哽咽。
“陛下……陛下如此信重,臣孙元化,纵万死,亦难报君恩于万一!”
孙元化不是在说客套话,而是发自肺腑的战栗与感恩。
他一生钻研西学,精通火器,却屡遭排挤,甚至险些身首异处。
他所求的,不过是能将毕生所学付诸实践,报效大明!
孙元化曾以为此生再无希望,却未曾想在这最绝望的时刻,遇到了这位不世出的皇帝。
这不是知遇之恩,这是再造之恩!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他。
“起来吧,”皇帝缓缓说道,“朕给你这一切,不是要你的眼泪,而是要你的东西。”
孙元化闻言猛地拭去泪水,他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他从怀中郑重无比地掏出了一本厚厚的,用油布精心包裹着的册子。
“陛下,臣……这数月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臣结合我大明火器之长,与西夷铸炮之法,日夜筹思,草拟了一份策划,请陛下御览!”
王承恩连忙上前,接过册子,转呈到朱由检的案前。
朱由检打开册子,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精细的图纸和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皇明炮典》……”他轻轻念出了册子首页那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回陛下,”孙元化此刻已经恢复了镇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专业,“我大明火器,种类繁多,却制式不一,大小各异,战时极难统筹。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标准!从口径、炮身、药量到弹丸,全部标准化!这本《炮典》,便是臣的初步构想。”
“臣计划,将我大明未来的火炮,统一为三大类。”
他指着图纸,神采飞扬地介绍起来:
“‘神威大将军炮’!此炮专为坚城要塞所设,炮身需重逾万斤,口径巨大,追求极致的射程与威力。一炮轰出,足以令城墙震颤,令敌胆寒!”
“‘镇虏平寇炮’!此炮为野战主力,炮身约在三千斤上下,兼顾威力与机动。主要用于对付建奴之重甲步兵,以及流寇之密集阵型。务求一炮过去,如犁庭扫穴!”
“‘捷胜飞云炮’!此炮在千斤以下,炮身轻便,可随军快速转移,配备于骑营或步卒营中,用于提供近距离的火力压制。虽威力稍逊,但胜在射速与灵便!”
他越说越是激动,又翻开后面几页,指着那些关于冶铁、铸模、钻膛的改良工艺。
“陛下,臣还改良了铸造之法。以铁为模,范我中空,如此可保证炮膛之光滑,提升准度。另有水力钻孔之法,配合新式合金配比,可大大提高火炮之寿命与安全……”
孙元化将他这半生呕心沥血的成果,一一呈现。
这是一个大明天才火器专家,在获得了无限资源支持的承诺后,所迸发出的全部智慧与热情!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