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弦上月光 (8/10)
> 但阿汐听懂了。
那不是天籁。
那甚至算不上动听。
那是被命运碾碎、又被他自己亲手从废墟里艰难拼凑回来的,独属于她的声音。
是跨越了冰冷深渊和漫长黑夜,终于抵达她耳畔的,最深沉的告白。
阿汐环抱着他的手臂收得更紧,将脸更深地埋进他温暖的背脊里,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嘴角却弯起一个幸福到极致、也满足到极致的弧度。
“嗯,”她在他背后,带着浓重的哭腔和毫不掩饰的欢喜,用力地点头,声音轻柔得像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奇迹,“……左岸的咖啡。”
从那个被弦上月光和无声泪水浸透的黎明开始,海角村的新家里,便悄然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每当夜幕低垂,星辰缀满墨蓝色的天幕,海浪的摇篮曲温柔地拍打着岸礁时,阿汐总会像一只依恋暖阳的小猫,寻到在书房里伏案写作、或是静静看着她和景曦玩耍的林星身边。
她不会多说什么,只是用那双盛满了星光的琥珀色眼眸,盈盈地望着他。有时,她会轻轻拽拽他的衣角;有时,她会将洗得香喷喷、刚哄睡的小景曦小心翼翼地放进他怀里;有时,她只是挨着他坐下,将脑袋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温热的呼吸带着淡淡的皂荚香拂过他的颈侧。
没有言语,但那眼神里的渴望,那无声的依偎,都清晰地传达着一个信息——
“阿星哥,唱首歌吧。”
最初,林星依旧会僵硬,会沉默,深潭般的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挣扎和痛楚。每一次重新拿起那把沉静的吉他,每一次指尖触碰冰冷的琴弦,都像是在重新撕裂一道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那些笨拙的、破碎的、带着明显颤抖和摩擦感的音符,艰难地从他嘶哑的喉咙里挤出,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跌跌撞撞地奔向等待聆听的耳朵。
阿汐从不催促,也不挑剔。她总是安静地坐在他身边,或抱着熟睡的景曦,或倚靠在他身旁,目光温柔而专注地落在他紧绷的侧脸和拨弦的手指上。仿佛他指尖流淌出的每一个生涩的音符,都是这世上最动听的乐章。
她记得他第一次完整地、磕磕绊绊地唱完那首《告白气球》时的样子。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他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握着琴颈的手指微微颤抖,额角布满细密的汗珠,深陷的眼窝里是巨大的疲惫,却也有一丝……如释重负般的微光。她只是更紧地握住他空着的另一只手,用掌心微凉的柔软,传递着无声的肯定。
她记得他第一次尝试一首旋律稍微复杂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时,中途多次卡壳,音准飘忽得厉害,甚至因为某个高音尝试失败而发出压抑的、如同砂纸摩擦般的痛苦嘶气声。她立刻伸手,轻轻覆上他按弦的手背,指尖带着安抚的力量,低声说:“没关系,阿星哥,慢一点……这样也很好听。”
她的鼓励,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他干涸而充满荆棘的心田。那些深埋在心底的、关于音乐的记忆碎片,那些早已被尘封的旋律和节奏感,仿佛被这笨拙却持续的练习,一点一滴地唤醒、激活。
变化是缓慢的,却又是清晰可感的。
那嘶哑声线里的颗粒感依旧存在,却不再像最初那般刮人耳膜,仿佛被岁月和温柔的倾听打磨得圆润了一些。气息的控制越来越稳,不再轻易中断。拨弦的指尖不再带着剧烈的颤抖,动作渐渐变得流畅、自然,甚至偶尔能灵巧地勾出一个漂亮的滑音或揉弦。那些生涩的、破碎的音符,开始能够串联成流畅的、带着明显情感起伏的旋律线条。
他尝试的曲目也渐渐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最初那几首简单的情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