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2章 待重铸,勿扰 (3/6)

小脚,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阿星抱孩子的姿势越来越熟练,换尿布、拍嗝、喂奶瓶,动作从最初的僵硬笨拙变得行云流水。他会抱着小景曦去后院看阿汐喂鸡鸭。小小的鸡鸭棚已经热闹起来,几只芦花鸡和麻鸭在里面悠闲踱步,啄食着阿汐撒下的谷粒。小景曦看到扑腾的翅膀和“嘎嘎”的叫声,兴奋得手舞足蹈,发出“啊啊”的欢叫。

    “阿星哥,你看景曦多喜欢!”阿汐笑着,将一把谷粒递给阿星,“你也喂喂看。”

    阿星接过谷粒,学着阿汐的样子撒出去。看着鸡鸭围拢过来啄食,小景曦在他怀里咯咯直笑,一种朴素的满足感充盈心间。鱼池里的几尾红白锦鲤也悠然自得,在清澈的水草间穿梭。阿星会抱着景曦蹲在池边,指着游动的鱼儿,用嘶哑低沉的声音,耐心地重复:“鱼……鱼……” 小景曦瞪大眼睛,小嘴也跟着学:“呜……呜……”

    上午的阳光正好时,阿星会推着婴儿车,和阿汐一起沿着村道慢慢散步。海风拂面,带来咸腥的自由气息。路过灯塔时,阿星会驻足片刻,仰望着那座斑驳的古老守望者。阿汐会轻轻握住他的手,无需言语。灯塔依旧矗立,但已不再是囚笼,而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着他们从深渊走向岸边的足迹。

    午餐后,是雷打不动的“宝贝休息时间”。阿汐会抱着小景曦在主卧午睡。当房间里只剩下母子俩均匀的呼吸声,阿星才会走上三楼,推开书房的门。

    四个小时。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纯粹的创作时间。

    他不再试图同时撕裂自己,在《归潮》的温情与《孤塔》的冰冷中反复横跳。他选择了前者。书桌一角,那盏可调节光线的阅读灯投下专注的光圈。他沉浸在《归潮》的世界里,笔下的故事如同抽枝展叶的植物,在初夏的暖阳下稳健地生长。主角在海边小镇的日常中逐渐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过去的阴影和解的脉络愈发清晰。键盘敲击声稳定而持续,如同潮汐般规律。

    至于《孤塔》剧本,它安静地躺在角落的琴盒里,如同被封存的火山。阿星并非完全遗忘。偶尔,在《归潮》的创作间隙,他会短暂地打开那个PDF文件,冷静地审视那些制片方和导演的修改意见。脱离了自我折磨的语境,那些“商业看点”、“氛围不足”的要求,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更像是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他会记下几个关键点,或者简单地标注一下思路,然后便果断地关掉文件,重新回到《归潮》温暖的海岸线。

    效率,在平静的心态和专注的时间保障下,反而以惊人的速度提升。灵感不再枯竭,文字如同解冻的溪流,汩汩而出。断更了一周的《归潮》,以更沉稳、更细腻的笔触重新出现在读者面前,反而收获了一片赞誉。

    时光荏苒,海角村的蝉鸣取代了鸟叫,宣告着盛夏的来临。院子里的月季开得如火如荼,茉莉的清香在晚风中浮动。小景曦已经能稳稳地坐在婴儿车里,咿咿呀呀地表达着更丰富的情绪,甚至会含糊地喊出“爸……爸……”的音节,每每让阿星冷硬的眉眼瞬间融化。

    这一天,当阿星在书桌上敲下《归潮》文档的最后一个**,一种巨大的、近乎虚脱的平静席卷了他。历时数月,这部关于回归、疗愈与扎根的小说,终于在他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后,圆满收官。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窗外,夕阳熔金,将大海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

    休息片刻,他站起身,走到角落,再次打开了那个破旧的吉他琴盒。他拿出了压在底层的《孤塔》剧本稿。四个月的冷却沉淀,四个月专注于《归潮》的温情滋养,让他此刻能以一种近乎超然的平静目光重新审视这份承载着冰冷过往的稿件。

    他坐回书桌前,打开电脑,调出剧本文件。这一次,他没有被那些修改意见激怒。他像一位冷静的外科医生,开始依据自己的理解,结合那些外部反馈,对剧本进行最后的打磨。他删减了一些过于沉溺的内心独白,将其转化为更具张力的动作和场景;他强化了灯塔在风暴中的象征意义,让那束穿透黑暗的光更具震撼力;他甚至加入了一两个并不突兀的、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细节,作为对“商业看点”的回应。整个过程,理性而高效,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疏离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坦坦荡荡真君子 终焉巨神 我的谍战日记 魔主为何这样 开局长生帝族,你让我寒门逆袭? 锦绣盛唐 六年婚姻失望至极,她走后渣总却疯了 在古代靠签到美食致富 民国:烽火1937 小茉莉暗恋
相关推荐:
女皇陛下在娱乐圈封神 特战之王 从泥瓦匠到首富的逆袭之路 重生之乘风而起 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