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灯塔:在星火余烬中想象 (2/6)
bsp;“《Imagine》?”林薇眼睛一亮,随即又皱眉,“可是……在‘星火’引发的狂热和恐慌之后,这样一首……近乎乌托邦的歌,会不会显得太……太无力了?能压得住那些邪教的喧嚣和恐慌的浪潮吗?”
“正因如此,才需要它。”楚星河的眼神充满力量,“‘星火’是爆炸,是震撼,证明了‘能’。而《Imagine》是蓝图,是方向,告诉人们该‘往何处去’。它不是去对抗狂热或恐惧,而是去提供一种更清晰、更理性、更具普世价值的归宿感。当人们开始认真‘想象’那个没有国界、没有隔阂、共享和平的世界时,神秘主义的虚妄和恐惧的狭隘,自然会相形见绌。”
他调出【世界树】图谱,将意念集中在《Imagine》的核心元素上:
主题: “去国界化”、“反战”、“反宗教藩篱”、“反物质主义”、“和平共享”、“人类共同体”。
音乐元素: “极简钢琴”、“纯净人声”、“平和诉说”、“宏大意象”。
图谱瞬间响应:
• 亲和度(绿光): 在“星火”余辉的普照下,代表“和平主义”、“人文关怀”、“全球视野”、“理性思辨”的节点,对《Imagine》主题的亲和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亮!尤其在年轻群体、知识分子、经历过战乱或渴望和平的人群中,绿光炽盛!
• 排斥度(红光): “保守主义\/国家主义”、“传统宗教壁垒”、“物质主义核心”节点,排斥度依旧深红,甚至因《Imagine》主题的“颠覆性”而更加警惕!图谱清晰地显示出,这首歌将不可避免地再次触及《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前未解决的深层撕裂点!
• 风险预警: 【世界树】发出高亮警示:发布《Imagine》将极大概率引发“基石研究所”残余势力、“传统价值守护联盟”及部分宗教团体的猛烈反扑,其攻击烈度可能远超《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前!同时,“神秘主义”和“技术恐惧”节点也可能因不满其“理性”导向而加入攻击阵营。
“看到了吗?”楚星河指着图谱上那红绿交织、壁垒分明的景象,“风险巨大,但意义更大。‘星火’之后,人类意识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和敏感期。这是播种《Imagine》这颗种子的最佳时机。它可能再次引发撕裂,但也可能……在‘星火’烧开的土壤上,真正生根发芽。”
他看向林薇和老K,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发布地点,需要最纯粹的象征意义,超越娱乐,直抵人类共同追求的殿堂。”
“联合国?”林薇立刻想到。
“不,”楚星河摇头,“联合国是政治的角力场。我们需要一个更纯粹、更聚焦于人类文化与精神遗产的地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巴黎。在‘和平与未来’全球论坛的开幕式上,作为一份非商业、纯粹的艺术献礼。”
“演唱形式?”老K问道,他明白了楚星河追求极致纯粹的想法。
“极简。一架声音最纯净、最空灵的钢琴。一个能捕捉灵魂回响的空间。只有我和钢琴,最本真的声音。”楚星河的目光投向远方,“金老师,帮我找到那架琴,那个地方。不要任何修饰,让歌词本身的力量,在寂静中回荡。”
林薇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好!教科文组织那边,我去攻坚!巴黎那边最好的录音场地和钢琴,老K,交给你了!这次,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公关预案同步启动,重点突出‘艺术献礼’、‘引发思考’而非‘提供答案’,强调其作为‘星火’后人类共同‘想象’未来的一种声音!”
行动再次启动。天宇娱乐和Global Sound的资源再次高效运转。林薇亲赴巴黎,凭借楚星河如今如日中天的声誉(尤其是“星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