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成亲和伦理 (3/4)
nbsp; 到了燕子坞门前,慕容家已经算是锣鼓喧天了,迎新娘下来婚车,便有人朝着他们抛洒谷豆,以求吉利。
新娘进入宗堂后就是拜堂了,很多流程,慕容极在电视上看过,都明白,不过这里牵的不是同心结,而是“牵巾”。
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
这里就和后世的一些礼仪重合了。
慕容极心中明了,跟着释了元学习的时候,曾经讲过儒家的礼法。
他自己也曾对照过的,后世的大部分伦理认知和礼仪认知都是承接宋代的。
到了明朝,复‘礼’的时候,有些改动,那时候的习惯和后世几乎没多少差别了。
宋礼以及程朱理学能够延续,还要多亏了老朱,为了承袭汉统,几乎在礼仪方面延续了宋朝的‘礼制’。
这就要说到马皇后了,得她恩赐,天下女子成婚之日,皆可穿着凤冠霞帔。
坐在婚房中,慕容极就那么呆呆的坐着,这么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仿佛一下子都通透了一样。
这种感觉很舒服,就好像噎在喉咙的一块肉,突然咽下去之后的那种痛苦退去和酣畅淋漓的杂糅感觉。
程朱理学如何啊?
如果是以前,慕容极非要骂上一句垃圾,中华文化的糟粕。
现如今,慕容极反而希望程朱理学的推广,可惜的是,程已经去世了,而朱还没出生。
这个时代,礼不下庶民。
谁能想象,居然是合理现象?
谁能想象,这个时代对官员道德的要求之严格,对庶民道德要求之宽泛是两个极端。
要不怎么说牧民牧民呢,在官员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把底层人员当过人。
即使到了后世,很多地区依旧存在着某种陋习。
例如对待女子的态度上,底层人所想的是,把女儿卖个好价钱,而不是嫁出去。
换一句话说,在底层人的认知中,女子不是女子,而是货物,商品。
问一问灵鹫宫的各个女子,就知道这个时代的残酷了。
程朱理学,在哲学层面上的‘存天理、灭人欲’以及在生活方面上约束的却是,以伦理道德为根基。
“郎君?怎么了?”
慕容极瞬间回过神来,自己还没彻底完成婚姻事宜啊。
扫了一眼屋内,六个人,除了他们夫妻之外,还有两个人丫鬟,以及梅剑和竹剑。
慕容极脸上一黑,童飘云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按着要求,完成一个个步骤,合卺,交拜,夫妻二人对坐在床上,行“撒帐”、“合髻”之仪。
头发杂糅在一起之后,便是夫妻一体了,自此以后,兴衰荣辱都牵连在一起了。
就着,还不算完,此后还有除花、却扇的仪式,这些都是侍女辅助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