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竟是乡试的考题 (2/3)
> 齐文昊考中案首,又把官府发的米分了出去,还要自己掏钱办学的事,很快就在牛家村传开了,并且传到了周围的村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齐家的小院就没停过人。
村里人不再只是来看热闹,是真的把齐文昊当成了能拿主意的人。东家地里的水渠堵了,西家孩子跟人打了架,甚至谁家的牛丢了,都跑来问问齐文昊的意见。
齐文昊也不嫌烦,能解决的就说几句,不能解决的也好好安慰。他发现,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事,每一件都关系着一户人家的生活,这比书本上那些道理要真实多了。
这不就是张御史信里说的实务吗?
他正想着河道水患的事,院门外忽然乱了起来,接着,一个半大孩子跑了进来,喘着气大喊:
“文昊哥!不好了!村口来了好多人,坐着好大的轿子,比县太爷的还气派!”
院子里正在问事的村民们一听,都变了脸色。
“比县太爷还气派的轿子?”
“是府城里来的大官吗?”
齐文昊皱了皱眉,安抚了众人几句,便带着李云婉姐妹,朝着村口走去。
还没到村口,就看见老槐树下已经围满了人,都伸长了脖子,对着村口的方向指指点点,脸上满是敬畏和好奇。
村口那条窄路上,停着一顶八个人抬着的黑漆大轿,轿子擦得锃亮。轿子前后,还跟着十几个家丁打扮的壮汉,一个个站得笔直,很有气势。
在牛家村这种地方,这么大的阵仗,村民们一辈子都没见过。
“这是谁啊?排场这么大!”
“看那轿子,是八抬大轿!这得是多大的官才能坐?”
村长齐大山也拄着拐杖挤在人群前头,脸色很重。他活了一辈子,也认不出这是哪路神仙。
就在大家议论的时候,轿帘一挑,一个穿着蓝色绸缎袍子,身材有点胖,手里盘着两个核桃的中年男人,在管家的搀扶下,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这人一露面,人群里立刻有去过县城的人认了出来,吸了一口凉气。
“是赵员外!福源记的赵大善人!”
“哪个赵员外?”
“还能是哪个!咱们望江县最有钱的那个!县城里一半的铺子都是他家的!”
这话一说,周围的村民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对他们来说,这赵员外就是传说里的人物,比县太爷还要遥远。
赵员外目光在人群里扫了一圈,当他看到被大家围在中间的齐文昊时,那张胖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他推开身边的管家,自己快走几步迎了上来,离得老远就拱手大笑:“哈哈哈,哪位是咱们望江县的文曲星,齐案首啊?”
这个态度,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齐文昊心里念头转得飞快,面上却很平静,上前一步,回了一礼:“学生齐文昊,见过赵员外。”
“哎呀!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赵员外一把抓住齐文昊的手,特别亲热,上下打量着,嘴里赞叹道,“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