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闪电转消耗,示范营的前程 (2/7)
bsp;不过,再撑几年还是没问题,新体系就如同幼苗,需要呵护,需要护着他们成长起来。
陈默这一代人太小,至少还要等上十几年才能成为下一代护航人,到那时候,信息化应该已经彻底发展起来了吧。
徐鸿闭着眼,半晌没有吭声。
示范营的诞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一个营几乎吸干了整个军区的资源。
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63为什么在十几个军区里排名倒数?
不是因为下辖的单位不行,而是大部分的精力,财力,支出都贴补到了示范营,剩下的开支,给了战略突击师。
整个军区改革进度,相比其他军区,落后了不止一点半点。
很多设备跟不上人家,怎么可能在检验阶段成果的时候,还能排名靠前呢?
若非如此。
当时全军机械化战略大会结束后,军区召开会议时,就不会是他们内部批评一下就算了,连大军区都没出面来人。
就是太清楚问题出到哪了。
示范营的那些装备,别的不说,光是雷达动辄一台就千万以上,连响箭都没有的雷达,示范营有四台。
那个预警雷达,更狠,探测范围300公里的有源相控阵,一台就几乎吸干了军区数个单位的96A换装。
要不然,怎么可能只有188师换下了96式,其他单位寒酸的别说96了,很多单位还有59改在支撑着门面。
碰到示范营,恐怕更没有反抗的能力。
只是一瞬间的功夫。
徐鸿脑海中闪过数个念头。
此次体系实验,示范营打的很好,打出了新体系的威风。
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好事。
或者说不全是好事,这样的战斗力,还需要营改团嘛?
如果再升级单位,从最适中的战术单位,升级到团,先不说军区能不能供得上,其他单位也得有意见了。
之前总部考虑将示范营调防到西南,可不光是因为实验新单位,在各个条件下的战斗表现,这个原因固然是有。
但更大的,只是调离军区,远离其他单位的视线,避免因为资源倾斜,引起其他单位的不满。
如今,体系作战打到这种程度。
战斗力超过了所有人的预计,西南,他们是非去不可了。
并且只会提前,不可能等到年关。
至于营升团,上面之所以没有明确通知,就是有各种顾虑。
这下,大概率也要有变动。
至少也要等个两三年,给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的部队,一个成长的时间,成长到双方能够站在同一个战场的机会。
否则,这种一骑绝尘的打法,非得把军区别的单位信心都给打散架了不可。
有时候,成长太快,也是一种弊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