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驱狼吞虎,你一个中尉凭什么? (3/8)
摸的撤出战场,榴弹炮分队得到营部的指令命令后。
针对合围过来的蓝军东南侧,展开范围性轰炸。
地面突击组还在战斗。
但蓝军师的重装营,根本挡不住信息化的进攻。
22辆重坦,一轮交火就几乎战损一半。
根据战场观察员,以及蓝军营随行裁判的观察,实时数据统计,61师的重装战斗有效率,仅仅只相当于信息化营的35%。
战斗都是有效率的,能够体现在演习过程中,最直接表现就是,机械化坦克营因为通讯滞后,没有战车定位。
加上陈默下令一直针对十公里范围内,实施电磁频谱干扰。
导致蓝军师的重装,在指挥,分配,协同命令不及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适应信息化对手,在战场上的快速动态变化。
这就直接导致,目标火力接触,分配数据不是一个可以预设的恒定值,对讲机频道不是没信号就是堵车,缓慢,混乱,电磁频谱间歇性被响箭的电子对抗小队压制失联。
明明有二十多辆重坦,地面突击火力并不弱,但炮火力量根本无法集中。
好几次都出现,几辆坦克,同时抢同一个目标的现象。
甚至因为协调不到位,蓝军师“V”字形战斗队,出现大量打击空白区,让陈默这边装甲分队的推进,异常顺利。
两轮对射后,蓝军这边重装几乎损失殆尽。
可信息化营这边,仅仅战损两辆坦克,战损比例达到了恐怖的1:11。
当然。
这种战损,并不意味着蓝军真就十一辆坦克,才能打掉信息化营一辆坦克。
但凡蓝军指挥重装的干部,能够具备敏锐的判断,以及足够的情报支持,集中全部火力,找准侧翼进行攻击。
也能打断陈默的战斗部署,让整个定位队形链条短时间内失效,达成切割战场的目的。
可惜!战争没有如果。
但很快。
蓝军营新一轮的危机到了。
敌军四面八方的步战车,拉近到战场800米处,无数的战士从步战车上下来,所有人手中都或扛或拎的提着PF-98式火箭筒。
单兵,配合步战车重机枪,以及部分高射炮针对信息化营的步兵展开围剿。
陈默的“U”型步坦合围战术,彻底宣告破产。
全营立刻以分队为战斗规模。
集中火力,应对蓝军如潮水般的进攻。
陈默命人朝着半空打照明弹,一颗颗亮到刺眼的照明弹升空,周围密密麻麻的敌军步兵。
看得分队干部,都有些窒息了。
乖乖,蓝军师大手笔啊。
拿一个摩步团的兵力,硬磨信息化营?
“各分队,重机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