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参观首次预案机动,西北来客 (2/6)
r />
烈度演习中,一个旅级单位在参战之前,往往会耳提面命的提醒,要求所有作战参谋,务必打起精神,杜绝出现低级失误。
因为在这些单位认知当中,演习甚至可以接受输,输很正常。
输给战术,输给协同,输给后勤,都可以。
反正就是不能输给具体的指挥驱动环节,若是在这方面输了,那就是指挥官无能。
复盘的时候脑袋容易被揍成猪头。
可问题是,同样的思想,人家后勤部也是这么想的啊。
演习可以输,但绝对不能因为后勤不给力而输,反正话咋说都行,坚决不能把问题出在自己单位上。
后勤部统计处一直算着前线部队的损耗,就算你不要,他们也会想办法把物资给你送过去。
啥玩意?想切我的后勤?
特么的,知不知道为啥很多时候演习,不怎么见号称战神的轰六嘛?
那玩意不出意外的话,驻地距离后勤都不远,陆航调度中心也在后勤边上,谁切后勤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抗住一架次就能极限携弹15吨的轰炸机,出动一队去照顾照顾你。
所以,在古代切后勤都称为奇袭,现代战争想切后勤,除非是运气好恰巧碰到。
否则的话,在火力不足以对抗一个师的时候,最好还是研究研究斩首行动最靠谱。
至少,安全一些。
因为轰炸机一旦出动,谁先被斩首,就很难说了。
第三就是通讯链条打击。
也就是刚才陈默提议,用无人机携带干扰系统,让敌方单位雷达和通讯全部瘫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现代战争打击的原则中,只有通讯链条打击风险最小,并且收益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罗耀武刚才会这么激动的原因。
电话挂断。
罗耀武转身走到会议桌旁,他刚刚激动的神色,明显恢复平静:“刚才陈默提的那个问题,学院马主任最近会联系西北工业大学那边,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
“陆指也会安排代表团,陪同一起,今天飞往爱生无人机研究所洽谈,陈默同志的提议是能够行得通,但暂时无人机型号还没有装备相应的功能。”
闻言,陈默心情谈不上失落,更谈不上高兴。
就是不清楚,集合陆院,陆指,西北工业三所学院所有软件工程师,能不能在短期内,有研究方向的情况下,突破这个技术关隘。
要是能突破,这场演习就好打多了。
装载干扰系统并不难,但眼下的电子系统,能源系统都必须具备升级条件。
否则的话,说再多也没用。
无人机干扰的事情暂时揭过。
会议室正前方,七八平方米的大屏幕被打开,这玩意目前没办法投影作战的画面,而是一个信息命令收集平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